「翰林院施元夕,聰慧機敏,在柴平、李侍郎及裴家父子之事上,屢立奇功。」
「此番更是肅清朝堂,為平白遭受冤屈的於翰林等人申冤,還以公道,朕心甚慰。」
「即日起,將施元夕擢升為從五品侍讀學士,伴朕身側,為朕分憂!」
第88章 將天點亮
從五品。
小皇帝這番話落下後,大半個朝堂的官員皆變了臉色。
施元夕入朝才多少時間,晉升速度簡直是不可思議。
侍讀學士這個位置還有些不同尋常,這就是絕對的天子近臣。
歷朝歷代,能夠像施元夕這般年紀走入了翰林院中的都不多,更別說是一躍跳到從五品了。
不少官員當下都有幾分晃神。
前些時日,朝上還在為了施元夕一個女子能不能入仕,而鬧得不可開交。
不過短短的幾個月,便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如今非但入了朝閣,且還大權在握,是大梁朝上都極其難見的手握兵權的文官。
偏這件事,旁人還輕易反駁不得。
若此前她只做了一兩件事時,上頭就給出了這樣的封賞,或許還能說不合規制。
可從她入朝開始,所經手的每件事情份量都是極重的。
功勳並非作假,皆是實實在在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這等情況下,便是魏家,也輕易挑不出來錯處。
事到如今,若還用她女子身份的事情來說道,那才是真正的荒謬。
她肅清朝堂,懲治貪官污吏的時候沒人說,她給三個老臣爭取公道的時候沒人說,她攻破裴家父子之事也沒人拿她的身份來說。
如今到了論功行賞時,卻開始計較她的身份了?
這話真出說口,也不怕被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尤其是眼下,當初春闈舞弊案鬧得舉朝皆知,如今她把公道討回,還能順理成章地讓三位老臣回來。
善惡到頭終有報,這等事情,是百姓最為樂於見到的。
此時別說皇帝只是封她一個五品官了,便是再大的官,落在了大梁百姓眼中,那都是理所應當的。
再有,頒布這條聖旨的人也很重要。
今日說話的人是小皇帝。
不是周瑛,也不是翰林院或者中書省代傳的聖旨。
皇帝金口玉言一開,朝上的官員哪裡還敢胡亂說話。
只雖面上不提,人人心中都在感慨。
這朝野的天,說不準真的要變了。
當天夜裡,施元夕聽宮中的影衛說,魏家所有的官員皆被留在了慈寧宮中,慈寧宮內燈火通明,亮了一整晚。
慈寧宮的地界上,影衛還插不進去手,也不清楚魏家終於到底商議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