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周瑛這個生母死了,這顆棋子才能任由著他們擺弄。
當然了,周瑛手裡有影衛和先帝私庫,魏家或許是對影衛忌憚,又想著通過周瑛找到私庫,所以才留她性命。
可兩相權宜下來,仍舊還是殺了周瑛的收益更大。
魏家是想要把持朝政,他們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攬權,犯不著因為一點銀錢,給自己留下這麼大的一個禍患。
施元夕思來想去,覺得這個癥結,就出在了影衛身上。
魏家不是忌憚這幾千影衛的實力,而是知道周瑛身邊有人,怕周瑛死後,這些影衛會把對他們不利的消息散播出去。
究竟是什麼消息,能令魏家如此忌憚呢?
在施元夕被派遣離開京城以前,她曾有一日留在宮中,與周瑛秉燭夜談。
從周瑛口中,她探聽得到先帝與周瑛的一些往事。
此事雖說逾矩,但還沒到讓魏太后忌憚的地步。
周瑛和先帝確實結識在淮康帝在位期間,周瑛是在發現自己懷有身孕後,想要給孩子和自己留個後路。
當時儲位爭奪激烈,最有可能登上大位的人,就那麼幾位。
周瑛權衡之下,選擇了先帝。
她剛開始,其實只是想要保住他們母子的性命,並不奢求先帝能因為她替其擋酒一事,就對她另眼相待。
先帝就算登基,得力的也只會是魏家,這點她心知肚明。
這等情況下,小皇帝就絕不可能是先帝的子嗣。
而且這些事情,歸根到底都只是先帝的私事,便是泄露出去,敗壞的也只是周瑛的名聲。
魏太后這般恨她,何必要替她遮掩著?
周瑛自己本身也有些懷疑,但她派人秘密暗查了許久,都沒找到什麼線索。
一直到她抓住魏忠的把柄,知曉了花房之事。
這道消息傳到惠州時,施元夕當時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都不是其他。
而是先帝那個所謂的暴斃身亡。
據周瑛所說,先帝登基的兩年內,雖政務纏身難免疲累,可身子一直都還算不錯,比之相比較起來,周瑛身體反倒更差一些。
施元夕也了解些醫學知識,她也知道猝死這種事情,與人本身的身體素質其實沒多大關係,本來就是偶發性事件,光就這麼一件事的話,其實是不足以證明先帝之死有蹊蹺的。
可她更不相信魏昌宏和魏太后的人品。
這事聽著荒唐,所以從沒有人想過。
魏太后畢竟是先帝的親媽,她是失心瘋了才會去謀害自己的親生兒子。
關係到朝堂政務的事,施元夕的態度都很謹慎。
所以即便覺得沒太大可能,她還是派人去查了。
她調查的方向跟周瑛不同。
周瑛之前主要是針對宮中,查探的也都是魏太后身邊的一些老人,而且因為那時候魏家在宮中隻手遮天,查起來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