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一個個挨著查,還不知要查到何時。
好在提拔馮煒然這一步走對了,馮煒然在平江蟄伏的這幾年,早已經將整個平江官場吃透。
他道出的內容,順帶解釋清楚了施元夕的疑惑。
在此之前,施元夕曾想過,吏部這麼重要的位置,以魏昌宏的性格來說,就算是這蔣譚明真想明哲保身,他也絕對不會答應。
何況蔣譚明還不只是明哲保身這麼簡單,如今看來,這人背地裡的小動作也不少。
可他還真就在這各方拉鋸,波詭雲譎的朝堂上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施元夕直覺這件事有貓膩。
卻沒想到這蔣譚明為了能取信於魏昌宏,竟是將主動將自己的把柄送到他的跟前。
沒錯,馮煒然口中的滄州知州,也就是蔣譚明的外甥齊易,是蔣譚明故意安排去滄州的。
他作為吏部尚書,自然清楚平江內部是什麼情況。
把齊易調到滄州,實際上就是在向魏昌宏投誠。
齊易是他的親外甥,在滄州所行之事都代表了蔣譚明本人的意思。
而這般表現,落到了魏昌宏眼中,就是蔣譚明已經偏向魏家那方。
蔣譚明在朝中不動聲色,對魏家來說也是件好事。
……這個吏部尚書最雞賊的地方,就是以這一手操作,同時成為兩邊的暗線。
當然,如今看來,這只是他保住自身地位的一種手段,實際上他的立場還是與謝家一致。
若非如此,施元夕在徹查魏黨上下時,蔣譚明便已經落馬了。
說皇家沒有骨肉親情,這些個權臣不也如此?
蔣譚明那個外甥,在外橫行霸道無所顧忌,只怕到得如今都不清楚,他被自己的親舅舅當成靶子來使了。
他先一步調走齊易,也並非是為了保護對方安全。
而是知曉施元夕這一去,惠州必定大亂,滄州離得近,這把火不知道會不會燒到齊易身上。
保住齊易,本質上是為保護蔣譚明自己的烏紗帽。
如果現在還是謝魏兩家當權,那他這步暗棋是怎麼都不會出現差錯的。
偏局勢瞬息萬變,朝上當家做主的人換了一波,魏家被打成了逆黨。
他所做的事情,就不再是投誠或者把柄那麼簡單了。
而是實實在在的罪狀。
蔣譚明神色驟變,他放在袖中的手瞬間緊握。
到底還是他心軟了。
早在魏黨落馬時,就該直接將齊易處理掉的。
齊易若是死了,這些事情就算是被人知曉,那也是死無對證,蔣譚明仍有辦法從中脫身。=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