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畫面,倒是讓人心情又放鬆了不少。
「郡主之前只是停留在據理力爭,藉助宮中的垂憐讓人退步,如今卻很少廢話,喜歡直接動手,也是準備討要利息了?」
崔安如點頭:「差不多吧,反正該得罪的人,也都得罪的差不多了,太后娘娘離開了,我的靠山和軟肋一起離開,我也不能繼續裝作一個溫柔純善之人了,有人想死,我總要成全。」
陸景琛並沒有問什麼利用不利用的問題,直接說道:「看來我們將來需要合作之處,還真是不少。」
「我師兄明日就能到達京都了,大慶使團應該也差不了幾日了,到時候京都會更加熱鬧。」
陸景琛明白,她肯定是要搞事情。
他有另外一件好奇的事。
「你把溫家拖下水,是確定他們會為了林知音下場,還是原本就把他們當成目標?」
第82章 同行之人
崔安如笑容明媚,連帶著陽光好像都靈動起來。
「林知音惹上我的時候,就代表溫家已經參戰了,不是麼?無論是一開始的默不作聲,還是如今的試圖掩蓋,我想今後應該就是徹底幫著林知音對我趕盡殺絕了,從一開始就知道的結果,我提前做了反應,沒有什麼不對。」
崔安如的清醒,陸景琛完全理解是因為什麼而來。
他又說了一句:「若是林知音真的出事,溫家確實不會袖手旁觀。」
「當然,溫太師把溫氏當成眼珠子,溫丞相對林知音也是愛屋及烏,這兩個權傾朝野的父子,哪怕一開始知道林知音做錯了事,最終還是會想辦法除掉指出錯誤的人。他們的地位太高,做過的事情太多,慢慢就沒有人再會提起我。鎮國公府都已經不在了,我只是一個小小孤女,若不是有太后娘娘的垂憐,他們應該早就動手了。」
崔安如很穩重地分析了自己的處境,之所以勇敢,是因為退縮不會給她帶來任何好處,只會助長別人欺辱鎮國公府的氣焰。
「理解。」
陸景琛只說了兩個字。
崔安如同樣明白他這些年的處境,劉太妃是當年李皇后極力促成讓已經身染疾病的老翊王娶回去的續弦,皇上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反對。
這些年劉太妃和陸景霖能夠一直想辦法對陸景琛動手,背後怎麼會沒有人?
「王爺不想讓王位旁落,更不想讓王位被皇室收回,臣女都懂。」
這個話,若是別人說,估計陸景琛會想著滅口了。
方才陸景琛已經承認了,在沒有辦法確定自己能活下去之前,他不想盲目去賭。
「設想一下,若是翊王府兩位繼承人都不在了,空缺出來的翊王之位,說不定能夠用來平衡奪嫡之爭,只要皇上為了緬懷自己的弟弟,把其中一個兒子過繼到老王爺名下,讓他承襲王位就行了……這樣看來,其實王爺的存在,不只是擋了二公子的路……」
崔安如甚至把這件事展開來說,眼光也沒有任何躲閃。
只怕劉太妃和那個陸景霖,這麼多年都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還以為背後的人是全心全意扶持他們上位。
陸景琛對於崔安如洞察力的敏銳已經有所領教。
此時她說出這些話,倒是並沒有讓他太過驚訝。
「溫家這些年受到醫仙的照顧,真的跟崔家無關麼?就連醫仙留下的救命藥丸,也始終存放在杏林堂。若是郡主不自己站出來承認,只怕這世間不會有人把崔家和醫仙聯繫到一起。」
陸景琛同樣在懷疑一些問題,只不過沒有更加直接的證據。
「王爺想知道的事,到時候問我師兄不就行了?」
崔安如親自給陸景琛倒了一杯茶,看著遠處的景色,不禁感嘆了一聲。
之後,她起身到了窗邊,眺望著更遠的地方。
陸景琛也慢慢湊了過來,看著運河之上來來往往的船隻。
「只怕郡主想要怪罪的,並非只有安南侯府和林知音背後的家族,還有當初成全了這段荒唐婚事的人吧?」
崔安如沒有回答,甚至沒有扭頭看陸景琛一眼。
陸景琛也沒有期待這個時候能夠得到什麼答案,因為答案早就在他心中了。
「看樣子,我們確實是同路人。」
陸景琛的話,意味深長。
當宮裡的太醫到達安南侯府的時候,裡面的人終於慌了。
「宮裡怎麼知道的?」劉太妃一副問責的語氣,毫不客氣地衝著楊氏。
蕭讓心中不舒服,這個劉太妃自從來到蕭家,一直都在用身份打壓自己的母親。
雖然他兒子被自己刺傷,那也是他們咎由自取,自己的孩子都沒了,還沒有跟他們算帳。
「太妃娘娘,我們始終都在這裡,根本就沒有時間做別的安排,娘娘這個語氣,是想怪罪我母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