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如也清楚,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因為皇上的眼睛無處不在。她必須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還要確保不觸碰到皇上的底線。她開始謹慎地制定策略,同時也在尋找機會,試圖與皇上建立更為直接的溝通渠道。
儘管崔安如的努力和智慧為她贏得了一定的尊重和地位,但她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她知道,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變幻莫測的朝堂中立於不敗之地。而這一切,都需要她不斷地學習、適應,並在權力的遊戲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皇上看到崔安如的態度還挺激烈,大概也是明白了自己如今的舉措有些著急。
可是有些事情他確實是沒有辦法,他不想讓任何事情脫離自己的掌控,皇上沉思片刻,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必須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最合適的決策。他開始考慮是否應該採取更為漸進的措施,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動盪。他認識到,過於急躁的行動可能會導致臣民的不滿,甚至可能激起反對勢力的反彈。
因此,皇上決定採取更為審慎的策略。他計劃與朝中重臣進行深入的討論,聽取他們的意見,並尋求他們的支持。他相信,通過集體智慧的匯聚,可以找到更為穩妥的解決方案。同時,皇上也意識到,他需要更多地了解民眾的真實想法,這將有助於他制定出更符合民心的政策。
皇上決定派遣使者到各地去收集民情,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和他們對當前政策的看法。他希望通過這些第一手資料,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國家的脈動,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皇上知道,只有真正了解民眾的需求,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此外,皇上還意識到,他需要培養和提拔更多有能力、有遠見的官員,以充實朝廷的力量。他計劃舉辦一場選拔考試,讓有才能的人有機會脫穎而出,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這種方式,皇上希望激發整個國家的活力,為國家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只不過,有些人也該會給他這個時間。
尤其是他自己曾經做過的事,其實自己心中都有數。
儘管如此,皇上也必須面對現實中的種種挑戰。國家的活力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時間去培養和激發。雖然他有著宏偉的願景,但改革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一些保守派的貴族和官僚可能會對他的改革措施持反對態度,他們擔心變化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此外,民眾的接受程度和適應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皇上必須在推動改革的同時,確保社會的穩定和民眾的福祉,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但是,皇上也深知,只有通過不斷的嘗試和調整,才能找到最適合國家發展的道路。他一直沒有做到的,就是傾聽不同的聲音,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確保改革能夠順利進行。他認為,只要堅持不懈,終將能夠激發國家的活力,為國家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可是,他已經寒了崔家人的心。
第588章 皇上虛偽
「王妃的話,倒是讓在下十分惶恐,鎮國公父子以身殉國,自然是早就已經投胎轉世……」
如塵大師很是從容的說道。
崔安如看著他那個信誓旦旦的樣子,都覺得可笑。
他一定不知道,自己的哥哥還活著。
儘管如此,崔安如心中卻涌動著複雜的情緒。他深知,鎮國公的死並非如塵大師所言那般簡單,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鎮國公的死,對於整個國家而言,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而她的哥哥,崔安如的親哥哥,這一年的時間隱姓埋名,失去了記憶。
他曾經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卻因為一場宮廷的陰謀,被迫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雖然活著,但他的身份和過去,卻如同被抹去了一般,連崔安如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竟然還活著。
還好,崔安如並沒有放棄尋找哥哥的希望。權力的鬥爭遠比他想像的要複雜和殘酷,而她,必須變得更加堅強和機智,才能在這場鬥爭中生存下來。
崔安如聽著如塵大師的話,很是直白的笑了出來。
幾年之前,說他們鎮國公府功高震主的難道不是他?
崔安如的笑聲中帶著幾分自嘲,她回想起過往的種種,不禁感慨萬千。
她深知,如塵大師的話語雖直白,卻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大師所言,不正是在提醒他,權力的遊戲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嗎?
她開始反思,鎮國公府的輝煌背後,隱藏著多少雙覬覦的眼睛。她也意識到,要想在這權力的漩渦中保持不敗之地,就必須學會變通,學會在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尋找平衡。
她已經決定要採取新的策略,不再單純依賴武力和權謀,而是要通過建立更廣泛的聯盟,以及通過文化、教育等軟實力來鞏固和提升鎮國公府的地位。
只不過,那個時候著急的一定是皇上吧。
如今皇上雖然是一副誠懇的態度,若是知道自己的哥哥崔振邦還活著,能夠對皇權產生威脅,一定不是這種樣子。
崔安如心中清楚,皇上雖然表面上對崔振邦的生死不聞不問,但內心深處,他深知手足之情難以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