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澄俞看了看那人,「還好,只是沒成想穆赫可汗倒是誠意十足,居然讓你帶著我們直接到王帳處。」
王帳算是昂族的禁地,一般兩國會盟也都是選個地方派出使者去商討,這次本也是如此,只是後來穆赫直接就遣人來交代了說把人帶到王帳去即可。
那名叫牧仁的貴族長得倒是有些鄭人的感覺,整個人不像是一般的昂族人一般長滿了絡腮鬍子而是白白淨淨的,他的眼睛也是茶色的瞳孔,整個人猛一看其實更像是個大鄭人。
好像是感覺到了言郡王打量的目光,牧仁對著人笑了下說,「王爺可是在疑惑我的出身?」
徐澄倫被抓了個正著,但是他卻半點兒不顯得尷尬,只是問道:「是有些好奇牧仁大人你的出身罷了,我看著你倒是像我們鄭人呢。」
牧仁笑了笑,他對著這位大鄭的郡王說,「王爺可知我名字的意思?」
昂族人的名字和大鄭不大相同,徐澄倫哪裡會知道這個,於是他也是直接說道:「願聞其詳。」
「是溪流的意思,我的母親是從溪水旁撿到我的」,說起這段話,牧仁的神色如常。
徐澄倫有些驚訝,昂族內部對著出身和血緣也算是重視,他看牧仁如此本以為他最多是昂族人和漢人的後代,沒成想他居然是昂族人撿到的嬰孩。
牧仁見言郡王認真地在聽自己講話也就繼續說,「您也看出來我的長相和一般昂族人不同,是嬰孩時可能還不大明顯,但是等我長大一些後,我的養父母其實也頗為憂愁。」
現在牧仁說話說得輕鬆,但是當時他的養父母的心情可不只是憂愁二字可說盡的。
牧仁出身的部落不算大,他自小就聰明,他被欺負了並不是就這麼咽下這口氣,被欺負了他往往還會報復回去,這一來二去的很多本就對著他不爽的人看他自然就更加不順眼了。
有一次部落中頭領的孩子帶頭欺負了牧仁,那個孩子跋扈慣了被底下的人起鬨要給牧仁這個「異族人」一個教訓。
當時那個頭領的孩子帶了侍衛在身邊,把還是個十來歲少年的牧仁按在了地上要拿弓箭去戳他的眼睛。
後來還是穆赫出現才救下了牧仁,之後牧仁一直跟在了這位可算是救命恩人的可汗之子身邊,穆赫自己的出身讓他能夠看到一些其他昂族貴族看不到的東西,牧仁也是看到了他身上這種可貴之處才一直為著他做事。
「士為知己者死,你們可汗確實是對你有知遇之恩」,聽完了這一攤子事兒,徐澄倫沒說別的只是感慨了這麼一句。
牧仁看了看這表面上粗枝大葉的言郡王,「等王爺到了見到了可汗,就知道我為何會如此了,您和可汗會投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