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將羽扇搭在額前,眯眼看去,人群中除了一小隊兵士,攜兒帶女,扶老攜幼的,果然皆是隨軍南下的百姓。
即便曾在曹軍治下生活過,汝南百姓依然恐懼曹操的屠城歷史,寧願背井離鄉到荊州生活。
攜民渡江,奇異地以另一種方式重演了。
關羽步行走在隊伍中間,牽著他的赤兔馬,馬鞍上坐著兩個小孩,皆五、六歲左右,男孩掛著鼻涕,女孩帶著淚痕,馬背後馱著一卷破爛的行李。
不知那男孩子說了什麼,關羽撫須哈哈大笑,順手幫那孩子抹了下鼻涕。
旁邊一匹瘦馬上坐著位帶著帷帽的女子,衣衫倒是潔淨,飄飄有神仙之姿。
她探身溫柔地幫女孩擦了把臉,女孩子也靦腆地笑了。
周圍百姓皆面帶笑意,看起來不像是逃離故土的流民,倒像是結伴春遊的安居之士。
諸葛亮微微一笑,讓趙雲止住軍隊,獨自驅馬上前,迎著關羽笑道:「關將軍,大功呀!」
看見是軍師,關羽面容窘得幾乎發紫,微微側臉,有些尷尬地抱拳道:「敗軍之將,慚愧!」
諸葛亮朗聲大笑:「將軍以五千兵力,對抗曹軍二十萬虎狼之師長達三個月,又平安帶出三千餘戶百姓,功勞絕不亞於三場大勝!」
眾人皆道:「對呀!關將軍,若非您一路護送,我們豈能從汝南走到襄陽?」
自汝南兵敗,關羽一路心情沉重,此時被軍師三言兩語撥散陰雲,肩背瞬間挺直了,仰起頭,緊皺的眉頭舒展開,口中依然道:「慚愧!慚愧!」
諸葛亮笑道:「關將軍請先進城,主公必懸望已久,這些百姓就交給亮安置吧!」
關羽點頭,安置百姓一向由軍師負責,此地又是襄陽,由他負責再好不過。
他安撫完一路跟隨的百姓,指揮兵士與趙雲所帶人馬開始交接。
諸葛亮回首向眾百姓抱拳:「在下諸葛亮,請諸位隨我到城南暫時安營,明日主公必為諸位安置宜居之處。」
「原來是臥龍先生!」一個年輕人舉手歡呼,立時引得眾人響應,「大家都聽臥龍先生安排啊!」
「臥龍先生智計無雙,必能為咱們找到新家園。」
「劉皇叔仁德無雙,必會妥善安置我等。」
一位白髮老者在子女攙扶下,顫巍巍地下了馬車:「您製作的諸葛犁,我們家現在還在用呢!」
有女子掩口輕笑:「原來諸葛先生這般年輕,這般好看!」
唯有剛從赤兔馬上下來的兩個孩子,拉住關羽衣袍不放:「關將軍,我們要跟著您!」
女孩子哭道:「爹娘都死了,關將軍您也會不要我們嗎?」
關羽輕輕一嘆,跳下馬,將兩個孩子重新放回馬鞍上。
女孩子高興地回頭喚道:「任姐姐,你也來呀!」
那帶帷帽的女子略一遲疑,騎著瘦馬跟在赤兔馬後面。
又有幾個少年人要跟隨關羽投軍,被諸葛亮勸住:「你們先安頓好家人,練好本領,再去追隨關將軍不遲!」
少年人們這才依依不捨地作罷。
諸葛亮帶領眾人在襄陽南郊一處空地停下,安排軍士紮起營帳,供應伙食,並命趙雲帶人留守,獨自趕回襄陽。
劉備早已安排慶功宴,眾人開懷暢飲,談笑別後往事。
這些日子以來,諸葛亮熟讀三國故事,每每想起眾人結局,皆慨嘆不已。
此時酒意上涌,他停下酒盞,羽扇輕搖,笑看依然生動鮮活的眾人。
未來逝於白帝城的漢昭烈帝劉備,此時依然龍章風姿、意氣風發,聽到關羽說起與曹操對抗的三個月,一時驚奇,一時大笑,滿眼皆是對兄弟的欣賞與親昵。
未來失荊州、敗麥城,因誓死不降而被孫吳斬下首級的關雲長,此時依然長須飄飄,眉目間皆是驕傲自矜,一舉一動間盡顯天人神姿。
諸葛亮喝了口茶,暗暗決定要將徐庶的母親早早接到襄陽,待入川後,便讓徐庶陪關羽一起守荊州。
對還在樊城的張翼德,也要請主公去封信,嚴格限制其喝酒、鞭撻士卒。
子龍是可以讓人放心的,還有那劉封與糜芳……
諸葛亮正沉思間,忽間糜芳醉眼乜斜,起身笑道:「關將軍,你帶回來的那位女子雖然遮著面容,單看身段已知風姿不凡,可是好事將近?」
砰!
關羽手中酒盞重重擲在案上,怒道:「任小姐至清至潔,休得污衊!」
劉備忙勸住他,又向糜芳道:「子方莫不是喝多了?早些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