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確定,但卻極有可能,她斟酌著告訴了貂蟬。
兩個孩子越長大,越與貂蟬眉目相似,貂蟬幾乎已確定了她們是自己的女兒。
此時隱約窺到她們過去經歷,不由得心痛如絞。
蔡妍從她手中接過勺子,安撫地拍了拍她的手臂:「孩子們還小,以後咱們一起好好愛她們就是了。」
寶釵收拾好行囊,一遍遍地翻著三國故事裡諸葛亮舌戰群儒那一段,今時不同往日,江東沒那麼敢對這位荊州的二把手動手,罷?
她心神難定,忽想起此前龐統從西川帶回來的一個傳言,如今巴蜀之地大都信仰灌江口二郎神與九天聖女。
他們討論的初衷是要劉備也去祭拜九天聖女,搏得川地民眾的好感。
閒談間透露過那位九天聖女最願護佑女信眾。
寶釵心亂如麻,回過神來時,竟見自己不知何時隨時寫了一封求平安的書信。
她並非信奉鬼神之人,正要揉掉,瞧見上面祈求諸葛亮平安的語句,又顫抖不舍起來。
也罷,就愚昧一回吧!
寶釵站起身,喚來梅鹿,讓整治香案祭品。
她沐浴更衣,在小書房焚上香,虔誠地念禱了,向西跪下,將求平安的祈福信燒給九天聖女。
屋外,蔡妍向貂蟬道:「看來,這次江東之行確是兇險重重,咱們這位妹妹竟然病急亂投醫,信起神仙來了!」
黃昏後,諸葛亮派人來請寶釵,讓她到城外襄水一會。
月上中梢,一艘遊船上,諸葛亮仍然手不釋卷,在向主簿交待政務細節。
馬車轆轆停在岸邊,紅衣紅袍的女子頭戴冪籬,緩步下了車。
大紅牡丹團花斗篷,粉藍牡丹刺繡長裙,仍然是那年求婚時的模樣。
梅鹿與梅四,一左一右,護在她身旁。
他的妻,來了。
諸葛亮揮退主簿等人,親自走到船板上,將寶釵接了上來。
月色如水,江水粼粼,船頭上一對璧人並肩而立。
「謝謝你!」諸葛亮攬著妻子,柔聲道,「無論何時都這般無條件地相信我,支持我。」
寶釵在他懷裡抬頭:「其實,並非完全無條件的。」
她輕撫諸葛亮的面頰:「在一千六百年之後,我就聽到過你的名字,崇拜你,敬重你,緬懷你,思念你。也許,在一千六百年之後,我就愛著你!」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故,恨不生同時,與君相偕老!」
諸葛亮挑眉:「這麼神奇?」
寶釵伸指捂住他的唇:「就是很神奇!你從江東平安回來後,我就一點一滴地講給你聽。」
諸葛亮朗聲笑道:「為了這個神奇的故事,我也定要平安回來了。」
他將妻子緊緊抱進懷裡:「放心吧!」
諸葛亮輕吻了下妻子的額頭,鬆手,大步轉身,跳下船,上馬而去。
時間急迫,他須得連夜出發。
船上相聚這一刻鐘,只為了說出那兩個「放心」,話已盡,是該啟程的時候了。
寶釵望著他遠去的方向,痴立許久。
歷史已有了許多改變,她對一切都開始不確定起來。
「姐姐!」
船下忽傳來一聲呼喊。
寶釵先時並未在意,在這個世間,叫她「姐姐」的人雖不多,卻也有幾個,也許是遇到蔡家的哪個女眷了。
可那嗓音,卻又異樣的熟悉。
寶釵緩緩轉頭,看向下方,霎時花容驟變,淚珠兒沖涌而出:「顰兒!」
這不是前世,也不是夢,可船下站著的人,含情目,罥煙眉,弱柳扶風,風姿無雙。
不是黛玉又是誰?
第122章
林妹妹身子柔弱,豈能如此久站岸邊?
寶釵忙要去找下船扶梯,卻見黛玉手指輕搖,以口型道:「不必!」
然後,她縱身一躍,利落地落在了船上,整個船體紋絲不動,仿佛跳上來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輕若無物的羽毛。
寶釵心下酸楚,這般輕靈飄逸的身姿,依然如往昔十五、六歲的傾城容貌,林妹妹難道一直以魂體遊蕩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