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大怒,責令蔡京領重兵圍剿。
蔡京調派十路節度使,由童貫率領,誓要奪回大名府。
從此,大名府成了梁山與趙宋朝廷兵鋒相接的主戰場,三月一大戰,每月一小戰。
宋江表面指揮若定,心下暗叫不妙,連發數十封書信向周邊東昌府、東平府、高唐州、青州等地求援。
奈何此時東平府鳳姐、東平府探春正忙著攻打滄州,唯有高唐州林沖、青州花榮分得出兵馬前來救援。
幸而宋兵積貧積弱,雖有幾員武將,可惜朝廷不停派下文官前來攪局。
大名府內盧俊義勇猛無雙,大名府外林沖、花榮不停派兵騷擾,又有尤三姐術法相助,大名府攻防戰拉鋸到次年清明。
清明節前,鳳姐、探春終於拿下了滄州,自此整個山東皆歸梁山所轄,朱仝回歸梁山好漢行列。
鳳姐、探春回兵救援大名府,將蔡京派出的十路節度使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回。
探春親筆寫檄文,登上大名府城頭宣讀,歷數趙佶十八條大罪,正式打出了反宋復周的名號。
宋江站在城下,聽得面如土色,知道從此徹底絕了詔安之路了。
鳳姐與尤氏姐妹相見,大大方方地拉著手道謝,笑道:「從此,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尤二姐下意識地怕她,縮了一下,尤三姐將她護在身後,向鳳姐笑道:「只望二奶奶莫要背地裡害我們才好。」
鳳姐哈哈笑道:「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便如今日生。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是要同舟共濟的了。」
尤二姐見她如今說話出口成章,眉宇舒展,大開大合,與往常的凌厲強勢已非同一模樣,微微鬆了口氣。
鳳姐又拉著尤二姐向盧俊義笑道:「聽聞我這妹妹已與員外定親,員外可要善待我妹妹,若將來聽到她說一個不好,我可是要第一個不依的。」
盧俊義見她一出場,宋江都要矮下半截去,哪裡敢不應承。
鳳姐、探春留在大名府三日,熱熱鬧鬧為尤二姐、盧俊義成了親,才各自領兵回去。
徹底失了大名府、滄州,蔡京不敢隱瞞,只得向趙佶請罪。
恰逢此時,江南方臘,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接連造反,北方金人虎視眈眈,屢次犯邊。
趙佶一心追求藝術,聽不得這些煩心事,將蔡京一頓臭罵,自顧自回宮練習瘦金體去了。
蔡京等人焦頭爛額,只能儘量掩蓋敗果,從大名府撤軍,繼續搜羅花石綱,哄趙佶歡喜。
探春建議眾人暫時不再主動出擊,降低賦稅,開墾農田,斬殺貪官污吏,抄沒家產分給貧窮百姓,全心穩定地方民心。
山東、大名府一帶大治,附近鄉民爭相投奔。
這一年中秋,鳳姐在滄州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
王都管一路小跑著通報進來:「大官人,娘子,舅爺來了!」
鳳姐正與柴進、柴巧兒一處坐著喝茶,聞聽此言,立起眉毛道:「哪裡來的舅爺?」
王都管喜滋滋道:「是娘子在睦洲的兄弟,方家二舅來滄州探親,二郎方才在門外聽說,已經迎出去了。」
鳳姐登時省起,她在這個世界頂替的是方家小姐名頭,如今方家人找上門來,可不是要拆穿西洋鏡嘛!
她臉色發白,心下暗暗盤算殺人滅口的可能性,一邊起身按劍道:「方家舅爺帶來多少人?」
王都管道:「單人單馬。」
柴進站起身笑道:「自你十五歲嫁到滄州,已有近二十年未回過故鄉,我這做女婿的當真失禮至極,既是有內弟遠道而來,理當出去迎接。」
他率先走了出去,柴巧兒蹦蹦跳跳跟在身邊,一路嘻嘻笑道:「我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舅舅呢!娘也不說帶我們回去探親。」
鳳姐心事重重跟在後面,二十年過去,許是那方家人已認不清自家女兒了吧。
剛走至二門外,已見柴世運拉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說笑笑走了進來。
那年輕人走至柴進面前,唱了個喏道:「龍眉鳳目,儀表不凡,定是柴氏嫡系龍子龍孫柴大官人了!」
柴世運笑道:「小舅舅,這位正是家父。」
年輕人一揖到地:「小可方傑,見過堂姐夫!」
柴進笑道:「你從睦洲來,泰山大人身體可好麼?」
方傑道:「伯父好得很,還挽得大弓騎得烈馬呢!」
他看見鳳姐,轉上來笑道:「姐姐,你出嫁時我才三歲,只記得走了很遠的路送親,姐姐想必也不記得我了吧?」
聽說他並不記得原來的方小姐,鳳姐鬆了口氣,熟練而親熱地笑道:「一轉眼,你也長成個大小伙子了,家裡人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