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剛要開口,太監搶先答道:「回陛下,這個楊紈玦啊,就是如今的安定侯,也就是楊紈楓的兄長。」
「雖然這楊紈玦的成績沒有楊紈楓出彩,但十六歲入殿試,且秋闈和春闈都拿了第七,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呢!」
「喔!十六歲,雖然比他弟弟差點,但是和其他考生比起來也是個天才了啊!」新帝不禁道。
「可不說嘛。」太監笑道,「這一門兩兄弟雙雙入前十,也不知安定侯府是不是被文曲星保佑了。」
哦?新帝思索著,莫非上天派給他的親信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家勢力?
天助我也啊!新帝越想越覺得合理,問道:「安定侯府這一輩,除了這倆兄弟還有誰?」
禮部尚書嘴角抽了抽,無奈地回答:「安定侯府除去安定侯本人楊紈玦、二公子楊紈楓,還有三公子楊紈嵐和四公子楊紈綾。」
「三公子楊紈嵐童試同樣位列前十,只是獲取秀才功名後卻不再科舉,據說是經商去了;而四公子楊紈綾年歲尚小,如今也不過才四歲。」
「經商?」新帝皺眉,「放著好好的考科舉拿功名這種正事不做,卻偏偏要去行商。」
若是繼續科舉不好嗎?和他兩個兄長一起考個殿試,都來當他的心腹多好?做那什麼勞什子行商,真是的。
說罷,新帝又看向手裡的那些文章:「這十個人裡邊,還有誰是二十五以下的?」
禮部尚書的眼皮止不住抽動,我的陛下呀!要是天才都跟菜園子裡的大白菜似的到處都是,那還能叫天才嗎!
「回陛下,沒有了。」
新帝有些掃興,不過仔細一想也合情合理,上天派給他的千里馬自然也不能太多,多了那就不稀罕了。
他看了幾眼楊紈玦的文章,雖然能看懂,但是這密密麻麻的字堆在一起實在是眼暈,遂又問向禮部尚書:「這個楊紈玦,你覺得他能排到第幾?」
禮部尚書沉吟了片刻:「楊紈玦的文章雖然能從諸多考生中脫穎而出,然臣以為,此十人俱是英才,楊紈玦雖優異,然在這十人之中,還是稍顯弱勢。」
「那就是拿不了前三咯?」新帝摸著下巴,沉吟著。
這兩兄弟日後必然都是他要重點提攜的,楊紈楓的第一實至名歸,那麼楊紈玦到底要不要破例提拔一下呢?
禮部尚書一眼就猜中了新帝的想法,不動聲色道:「臣以為,一門雙兄弟皆前十已然聲名顯赫,若是皆位列一甲,恐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新帝瞭然:「這倒是,說來這倆人也都正值年少,還需多加磨礪。」
禮部尚書慶幸於陛下終於聽勸了一回,沒整出什麼么蛾子,語氣中多了一絲欣慰:「陛下英明。」
「那就這樣吧。」新帝大手一揮,「你們原本挑出來的第二第三都是哪幾個,就按照挑好的來吧。」
「……」禮部尚書沉默了。
行,那好歹比您非得提幾個本來不配拿一甲的上去強。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