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榜眼和探花都清楚得明白,他們再優秀,也終究只是凡人,而楊紈楓是真正超越世人的天才。
他們這些凡人和楊紈楓比起來,是那真正的雲泥之別。
不過顯然,楊紈楓並未在意過他的天資究竟是不是空前絕後,他只知道,此刻他真正做到了連中六元,他替曾祖完成了此生的第一個心愿。
至於第二個,那就是步入仕途,做高官。
至於多高的高官?
……他在心裡隱約有了一個想法。
昔年張太師被高祖下旨賜位丞相,然太師拒旨,高祖由是怒而奪其吏部尚書之職,只給了他一個太師的虛銜,卻令其「代行百官之責」。
無丞相之名,卻行丞相之事。
那麼太師為何要拒絕高祖?曾祖又是因何對太師生怨?
除非……曾祖昔年的心愿,正是那百官之首的丞相。
一向雲淡風輕的楊紈楓,此時此刻終於脊背有點發熱。
壓力有點大啊。
按舊例,殿試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從六品,要先在那個位子上熬個兩三年才能分去六部亦或地方上,接觸實權。
唉,先幹著吧。
楊紈楓望著街道兩側歡呼慶賀的百姓,也不禁展露出一絲笑容,至少,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一甲三人遊街行至皇宮外,彼時一眾進士早已聚集在此等候,一甲三人翻身下馬,最後由楊紈楓帶領著步入皇宮。
等到了瓊林苑,偌大的排場閃花眾人的眼睛,碧玉假山,平湖翠柳,鎏金桌台,山珍海味,極盡奢靡,遠比那殿試時金碧輝煌的保和殿更加氣派。
而那人間天子就坐在玉山前的龍椅上,含笑望著眾人。
在楊紈楓的帶領下,眾人叩首行禮,新帝滿意地點頭:「都起來吧。」
太監唱和道:「請諸進士就座——」
瓊林宴便這就開始了。
楊紈楓的位子就在新帝右手邊上,而他身旁才是榜眼,至於他對面的新帝左手邊則根本沒人,見狀楊紈楓愣了愣,歷年狀元都和皇帝挨得這麼近嗎?
這算是……一種寵幸?
新帝目光炯炯地看著楊紈楓,來了來了,朕的千里馬終於來了!
朕的江山有汝之輔佐,定能開創大楚新的盛世!
楊紈楓並不知道新帝心裡的小九九,也不知道其實新帝早已看中他,乃至於他在宴會上的座位都是新帝特別安排的,為得就是能和他多談談心。
不過,對於新帝接二連三拋出的各種問題,他倒是遊刃有餘,雖然他不太明白新帝的盛情從何而來,但是他從這些問題里隱約看出了點東西。
這位新帝好像對自己極度自信,極度不喜歡和自己相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