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迎娶皇后一事,可耽誤不得呢。
天子迎娶皇后的禮儀自然是要比普通人家的婚嫁要繁瑣的,但也逃不開三聘六禮的路子。
張輔之和宗正卿充當皇帝的媒人,代皇家過了納采、問名和納吉的前三禮,已是三個月之後了。
到了第四禮納徵之時,兩位使臣和蘇國公府商議好日子後,蕭懷琳派李公公親自帶著聘禮和聘書去蘇國公府。
聘禮一事,蕭懷琳幾乎從最開始就在準備了,當時他把禮官召過來後,禮官沉吟道:
「按舊制,當朝聘禮最高規格為一百二十八抬。」
話落,禮官看著蕭懷琳嚴厲的目光,額頭逐漸冒出冷汗:「不,不過,陛下既然是皇帝,那聘禮的規格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他說著伸出手,悄悄擦掉了額頭的冷汗:「臣以為,若是把聘禮的抬數翻一倍……二百五十六抬,也是可以的。」
蕭懷琳冷笑了一聲。
二百五十六抬?
太少了。
後來禮官和蕭懷琳擬定好了聘禮的單子,那個禮官回去之後一病不起,到現在都沒能復任。
今日是納徵之日,蕭懷琳特意易服出宮,悄悄地潛入蘇國公府。
他真想看看,當他的心上人知曉他準備的聘禮時,會是怎樣的反應。
彼時蘇國公府正宴請賓客,京城無數勛貴應邀,熱鬧非凡。
當朝的納徵之禮比較特殊,納徵日是男方和女方的家庭共同商定好的日子,這一日,女方要宴請賓客,以向眾人宣布女兒即將出嫁。
隨後,同賓客共賞男方送來的聘禮,以展現自家女兒得到了准夫家足夠的尊重。
因此,若是納徵之日時,男方送來的聘禮不夠豐厚,亦或納徵禮不對外公開,那么女方便會受到世人的非議。
只是顯然蘇若琳和蘇國公府不會有這個顧慮。
蕭懷琳悄悄爬上了院裡一間房子的屋頂上,看著他的心上人身著紅裙,裹著紅色狐裘,含笑著向賓客們敬酒。
他的若琳一雙秀麗的眼眸輕彎著,白皙的俏臉未經任何的胭脂修飾便已微微泛紅,朱唇上塗著蜜色的口脂,煞是好看。
他的心上人真美啊……
院裡的蘇若琳忽然覺得有人在看她,她下意識地扭過頭,看的方向卻是身後的房頂。
房頂上自然是什麼也沒有的,如今已經臘月初了,連只鳥都不會有,更別提還可能有什麼人。
她失笑著搖了搖頭,便聽到外邊來報:「來了來了!使臣和李公公帶著聘禮聘書來了!」
眾人紛紛看向院門口的位置,沒過一會,如長龍般的聘禮隊伍便映入了眾人的視線。
隨後,這隊伍在眾人的視線里越來越長,一眼望不到頭。
「這聘禮肯定得有一百二十八抬吧?」有賓客道。
另一位賓客搖了搖頭:「依我看啊,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