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嶺本來是玩笑,哪裡想到一個小丫頭能說出這些話,他心裡熱的燙人,一個勁兒的誇讚著,「好孩子,你這麼說,叔叔們就不怕和壞人拼命了!」
又說了幾句閒話兒,眾人收攏了東西就做飯吃了,想著早早睡下,明日起來繼續趕路。
但一夜無話,早飯吃的也是熱乎,結果要出發的時候,隊伍卻被十幾個差役攔住了。
隨後一個中年官員也趕到了,手裡拿著官文上前,要求同郭嶺說話。
郭嶺很是疑惑,但還是同這中年官員尋了一處安靜之處。
眾人已經拾掇好了,馬爬犁都掛上了,突然被臨時叫停,都猜測出了什麼大事,使勁盯著說話的兩人。
不知道那官員說了什麼,郭嶺很是不高興,但官員展開了手裡的官文,郭嶺最後就黑著臉回來了。
李二爺爺忍不住低聲問道,「郭兄弟,到底出了什麼事?」
郭嶺掃了眾人一眼,扯了李二爺爺一把,李二爺爺會意,麻利跟著他站在了馬後。
唐甜呲溜一下跳下爬犁,也湊了過去。
原來,當初上奏摺要求遷徙軍戶到塞北,是忠勇親王和墨池府尹聯名。
不只是軍鎮那邊因為征戰,缺少百姓種糧,就是墨池府這邊也同樣如此。
所以,墨池府衙派了人過來,要留下一半軍戶,安置在墨池府北側四十里左右的荒蕪村莊。以後種的糧食照舊交給軍鎮,府衙不貪圖,只想補些人氣,慢慢休養生息。
第112章 錢是萬能的!
若是親王殿下在此,自然會同墨池府尹商量,以後幾批軍戶遷徙過來,再填補墨池這邊的空缺。但郭嶺只是個小小的總旗,人家又拿著官文,他再不願意,也只能點頭!
「李二叔,咱們之前商量的事怕是不成了,墨池府這邊要留下一半軍戶定居。我準備讓你們村子留下!」
郭嶺不願意旁人聽到,壓低了嗓音迅速說道,「李二叔,我是為了你們好!墨池府要你們定居的地方在北方四十里,正好處於軍鎮和墨池中間。那裡有開墾好的熟地,你們開春就能耕種,秋日時候就不怕餓肚子了。
「雖然大部分糧食還是要交給軍鎮,但因為隔了很遠,起碼不用隨時被徵召做雜活兒了!而且那裡附近也有山林,可以打獵采山貨,都可以補貼家用,實在是比軍鎮好多了!」
李二叔聽完,臉色好看多了。
若是當真是你這般,那絕對比定居軍鎮要容易活命。
但他還是下意識看向唐甜……
唐甜心裡也是迅速盤算著,她原本還想著以後到了軍鎮,若是送大哥到墨池來讀書,實在有些遠,怕是一兩個月也見不上一面。
若是落腳兒在墨池和軍鎮中間,那這個問題就輕易解決了。
更重要的是,她準備帶村里人一起做豆芽和豆腐生意,這個兩邊通吃的位置,簡直是發財的寶地!
當然,豆腐生意暫時還不能說,於是就拿了大哥做由頭。
她笑著拍手,嚷道,「二姥爺,咱們不用去邊關了嗎?那是不是大哥可以在這裡讀書了?這裡城池大,好先生多,大哥一定會學的快,早些考狀元!」
李二爺爺眼睛亮的厲害,立刻就點了頭。
任何時候,任何事都沒有孩子讀書重要!
「好,郭兄弟,謝謝你為我們一村老少費心了!我們就定居在墨池這裡,今日匆忙,不能置辦酒席同你道謝。但來日,你若是有機會路過我們村,一定要來住幾日!」
郭嶺聽得高興,有時候好心好意不見得有好回報,但顯然他沒有看錯唐家堡,這些鄉親是真明理又爽快,值得交往。
「好,李二叔,以後有機會咱們一定再聚。」
說罷,他拱拱手就去忙了。
除了唐家堡這一百多人,郭嶺和墨池府的官員又隨便指了三個村子,將將湊夠了九百人留下,其餘則再次整隊,跟著郭嶺重新啟程了。
眾人沒有多少知道實情,突然被拆散,還是懵的厲害。
但墨池府的官員也沒給大伙兒互相探問的機會,吩咐了差役們翻開名冊,就打算分荒村和田地。
李二爺爺拿了自家攢下的碎銀銅錢,打算塞給差役,以便給唐家堡找個好地方。
唐甜卻搶了他的荷包,塞給他一隻五兩的銀錁子。
李二爺爺咬咬牙,也沒有爭講,喊上老兒子一起走了過去,尋了其中做主的差役頭頭兒開始賠笑臉套交情。
那中年官員看見了,卻回身上了馬車,顯然不打算攔著屬下的財路。
辦差的差役頭頭兒放了心,直接把銀錁子塞進懷裡,甚至沒有避諱其餘三個村長,然後他問明白唐家堡的人數和戶數,挑選了一處依山傍水的好地方,直接讓李二爺爺簽名,按了手印。
其餘幾個村長也不傻,猜到這差役是給他們指明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