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不管唐家這邊如何咒罵怨恨,大鬍子周將軍已經帶了唐甜等人拿到了文書。
這文書記載了軍鎮裡外所有的空院子和田地,有些院子是因為主人戰死,有些是因為搬遷到南邊去了,田地則大半是歸屬於軍中,平日由後勤營的老兵和傷兵們負責耕種。
但不得不說,這些院子和田地都相對偏僻,畢竟位於軍鎮中心也不至於無人購買。
周將軍見李二爺爺年紀最長,就催促道,「老哥,你趕緊挑一挑,趁著天色好,我帶你們去多看看。以後你們家裡人過來拾掇也方便!」
李二爺爺可太清楚自己這個外孫女的本事了,哪裡敢擅自做主啊,於是他抱著唐甜,一邊翻看文書一邊問詢,「糖寶兒,你看哪個好?」
這文書記錄很詳細,空院子和田地信息齊全,甚至還簡單畫了位置圖,包括附近河流山林都標註清楚了。
唐甜一眼就看中了鎮子東南外沿兒的一處院子了,院子占地面積很大,往東二三里就是山林,前邊有個十幾畝的荒地,荒地再往西五六里還有小河。
若是肯花費人力物力開鑿一條溝渠,把河水引過來,荒地立刻就能變成寶地,種稻子等糧食或者建雞舍豬舍用水都極方便。
「這裡,我喜歡這裡!」唐甜笑著看向母親,嚷道,「娘,這個院子最大,前邊還有地。」
不等李秋霜應聲,周將軍卻反對,瓮聲瓮氣勸說道,「這裡怕是不成,我家就住在附近,見過這院子。這院子雖然大,前後三進能住不少人,但這院子空了十幾年了,冬日被雪壓塌了屋頂,夏日院裡積水。若是修葺,需要花費不少銀子,還需要不少人手!」
李秋霜路上已經聽二叔說了昨晚的兇險,這會兒見閨女一直衝著她使眼色,就笑道,「多謝周將軍告知,但這院子田地都是糖寶兒得的賞賜,總要她喜歡才好。而且我們唐家堡叔伯老少很團結,有活計都能幫忙,倒也不缺人手。」
她沒提起家裡不缺修葺銀子,但周將軍也不是傻子,自然聽出了弦外之音,於是他也不再攔著,爽快應道,「那好,大伙兒跟我走,一起過去。正好我也沾光兒,回家看看。」
唐甜同李老四眨眨眼睛,又看向那個負責文書的人,李老四立刻湊過去套近乎,然後悄悄塞給他一塊碎銀子。
果然,那人立刻就滿臉是笑,一直囑咐李老四,看好院子之後再過來找他,他的表哥負責軍鎮這邊所有房子田地的檔契……
軍鎮很大,常駐百姓人口也有萬人左右,其中有軍屬,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更有多年陸續遷徙過來的軍戶。
但這麼多年戰火不斷,犧牲很多,軍鎮就像一個生病的大樹,努力想要伸展枝葉,煥發無窮的生機。
東南這片百姓聚居區就是大樹上不那麼粗壯又隱約有些乾枯的部分,路邊的房屋多半是土坯搭建,院子雜亂,偶爾有幾個淘氣小子抹著鼻涕跑過去,也是棉襖褲子打鐵一般,黑的有些發亮……
周將軍許是覺得有些丟臉,同眾人解釋道,「這裡住的都是塞北這邊土生土長的鄉親,還有一部分是從山裡下來的獵戶,除了種地和打短工也沒什麼收入。倒是孩子生了一窩又一窩,日子就更艱難了。
「你們看中的那個大院子,原本是多年前一個京都來的年輕將軍修建的,之後嫌棄這裡……比較吵鬧也沒怎麼住。第二年這人更是戰死了,他們家裡撤回了所有的人手,想賣院子又是好幾年賣不掉,最後就扔給軍中了。」
眾人都是聽得點頭,有聰明的已經猜測這年輕將軍必定是身份尊貴,跑來想要混點兒軍功鍍鍍金,哪裡想到運氣差到家了,反倒把小命交代在這裡了……
終於,所有人到了院子,前後逛了一圈兒,都覺得這便宜占大了。特別是唐甜,恨不得拍著小胖手狠狠鼓掌。
她想要軍鎮的落腳地,就是為了以後的豆芽作坊和豆腐作坊做準備。而這個大院子寬敞的前中後三進,簡直是為開作坊量身定製的。
不但正房廂房耳房齊全,每進院子都有一口水井,甚至院子東邊還有側門連通大片的空地,做個菜園子是綽綽有餘。
第159章 再勇武的將軍也怕擰耳朵!
院子前邊就是一片田地,許是靠近山林,而且之前乾旱過,收的糧食不多,後勤營那邊不重視,遠遠瞧著地里荒草比莊稼茬子還要多,很是破敗,怕是需要下力氣深翻,而且要多揚肥養地才行。
李二爺爺已經站在門口,興奮的規劃上了。
「這個地方好,又離旁人家裡有些距離,平日會清靜不少。咱家發個豆芽進出馬車,或者養雞養豬有些味道,也不至於惹人煩。
「明日就把村里人拉過來,這片地該燒荒就燒荒,再買一些肥料,翻地時候趕緊撒下去。還有這土路太坑窪了,怕是平日走馬車不成啊,也要墊一墊。
「軍鎮這邊有沒有好的泥瓦匠,也得多雇幾個過來,趕緊修葺,否則過一段春日下雨,就不好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