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川拒絕了王妃的留飯,客氣有禮的告辭出了王府。
王妃娘娘越想越喜愛唐川,再想想他年少高中,師門看重,以後定然平步青雲,於是,她索性把娘家侄女們巴拉個遍,琢磨著以後有機會是不是拉個紅線……
不說王妃有意化身紅娘,只說唐川又通過大師兄姚恆遞了話兒,要去拜見太子殿下,感謝他考前贈書之恩。
太子也聽說唐川拿了第二名,甚至考卷,他和父皇都一起看過了。
他在東宮的小花園裡見了唐川,一起賞菊喝茶。
唐川認真謝過了太子,不卑不亢,同樣送上了秋梨膏和蜂蜜。
太子也沒有什麼架子,秋天乾燥,昨日屋裡剛生火燒了地龍,他的嗓子正好不舒服,於是當即就讓內侍沖了秋梨膏。
一杯下肚,太子驚喜之極,再看唐川就忍不住笑道,「本宮對你們家真是越發好奇了,明明是普通農家,但卻有奇遇。不只是拿出的茶葉好,就是熬個秋梨膏都如此功效顯著?」
唐川心裡忐忑,但臉上卻是笑著,應道,「多謝殿下喜愛我們家的土產,其實也不是我們家如何神奇,只是我妹妹貪吃貪玩,我娘也嬌慣她,但凡妹妹有什麼想法,我娘甚至是族裡長輩都是努力幫她達成。沒想到,許久時日累積下來,真是讓他們琢磨出了幾樣好東西。」
太子是皇家人,最缺少的,或者說最陌生的就是普通人家的溫情。
他忍不住多問了幾句,唐川就把妹妹聰明貪吃,弟弟淘氣闖禍,娘親嘴上罵著心裡寵著,說了很多。
太子聽得津津有味,末了輕輕嘆氣,低頭喝茶。
唐川瞧著如此,就掀開長衫跪了下去。
「殿下,學生斗膽,想為了娘親和妹妹求一點兒賞賜。」
太子疑惑,示意他起身,問道,「為你母親和妹妹求賞賜?可是布料和首飾?」
唐川趕緊搖頭,應道,「殿下,我們家是軍戶出身,雖然母親讀了書,也細心教導妹妹,但到底於禮儀這些還差了很多。皇上念我一片孝心,賞了母親誥命,以後免不得要在外應酬走動。不通禮儀,怕是要惹人嘲笑。
「學生想求殿下賞賜兩個嬤嬤,平日同我母親和妹妹閒話兒作伴,教教待人接物的禮儀就好。我們家一定不會虧待了嬤嬤!」
太子有些意外,仔細打量了唐川好幾眼。
主動往家裡討人,還是討到他這個太子頭上,這是半點兒不怕討回去的人變成耳目嗎?
唐川很是坦蕩,任憑太子打量。
太子試探問道,「你要兩個嬤嬤,是暫時教導?」
「不,若是可以,學生想留兩個嬤嬤在唐家養老。」唐川立刻應道,「所以,太子殿下一定幫忙挑選兩個脾氣和氣一些的嬤嬤,我妹妹雖然年紀小,但聰慧又自由,學生真是不想她被太過約束……」
太子忍不住笑了,「你這要求還挺高,不但要教授你妹妹和母親學規矩禮儀,還不想她們受一點兒委屈!」
唐川賠笑,神色有些苦,「世人待女子總是格外苛刻一些,我母親同父親和離,獨自帶著我們過日子。我和弟弟還好一些,但妹妹長大成親嫁人,許是要因為這些被人挑揀看輕。
「若是有了宮裡嬤嬤的教導,這些就能避免,自然也少一些委屈和苦楚。身為兄長,庇護妹妹平安幸福一生,是我的責任。」
太子聽得動容,抬手拍拍他的肩膀。
「你是一個好兄長,好兒子!此事放心,本宮應下了。」
「多謝太子殿下!」唐川大喜,還要跪倒道謝,被太子攔下了。
兩人又說了幾句,皇上派人過來請太子過去,唐川就趕緊告辭了。
皇上正在批奏摺,見兒子進來就問道,「聽說,唐博文進宮來了?」
太子也不意外父皇知道東宮的動靜,笑著應道,「是啊,父皇。之前兒臣讓人給他送了兩本書,這小子感恩,如今考完試,特意來謝恩,還獻上了一些土產,據說是他們家山里采的蜂蜜,熬製的秋梨膏。正好兒臣有些咳嗽,喝了一杯秋梨膏,居然好受很多。」
說罷,他讓內侍把端著的托盤送上,「兒臣分了一罐子秋梨膏和蜂蜜過來,父皇也嘗嘗味道如何?」
皇上擺擺手,自有太監總管去檢驗和衝擊泡。
太子又說起嬤嬤的事,笑道,「這個唐博文還真是什麼都不怕,就這麼開口討要人手放家裡了!兒臣已經答應了,但兒臣的東宮還真是沒有合適的嬤嬤,不如父皇幫忙安排兩個吧。」
皇上掃了兒子一眼,也是笑了。
「你倒是會偷懶,罷了,正巧宮裡有一批人要放出去,索性挑兩個好的給唐家吧。」
太子趕緊替唐川道謝,沒一會兒,秋梨膏水送來了,太子又說起唐家的趣事,父子倆說說笑笑,難得的溫馨。
這時候,太監總管又進來稟報,原來是內閣重臣求見。
皇上不耐煩,同兒子抱怨,「不用說,一定是來打探新糧食在哪裡試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