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就起身招呼女婿:「小顧,你和我一起去,先把雞鴨苗給放出來,再和我們仔細說說,這樹怎麼種好?」
楚紅也跟著去:「養殖場正式養殖,我們也得去見證一下。」
小魚兒立馬拉著她的手:「我也去。」
等他們走出門,就看到有好些孩子圍在雞籠邊看著小雞小鴨們。
現在雞鴨小,看著毛茸茸的,又嘰嘰喳喳的,確實有點可愛。
還有些大人也都在那交頭接耳的低聲說話,看到他們出來,立馬都你一言我一語夸楚紅和顧辭有本事,能從那麼遠的地方,帶回來這麼多好東西。
其實大家也都習慣了地里刨食,不會覺得辛苦。
但要是伙食能更好些,那當然是更開心了。
再一次覺得集體主義好,這些里就有自家一份。
宋支書直接讓大家動手,拎著雞籠鴨籠就去養殖場。
去養殖場,就要路過老楚他們住的屋子,宋支書就直接點了楚奶奶和賈奶奶:「你們倆也跟過來,以後就聽小顧的。」
宋隊長也帶了些人過來,聽到這話就問他:「她們以前也沒養過雞鴨,能靠譜嗎?」
倒也不是他想安插自家人,而是家畜在莊稼人的眼裡,那都是很金貴的。
深怕這些雞鴨在她們的手裡受委屈。
第189章 分家
宋支書就道:「小顧這些天就是去學科學養殖,咱們也不一定聽得懂什麼叫飼養密度,還要記錄生長監測交上去。」
「說是隔三岔五要燒鹼水進行消毒,我就想著讓她們先跟著學,你那邊要是有合適的人,也可以跟著學。」
「這養殖場,我是想讓顧辭先管著,有事就找他,你覺得
怎麼樣?」
他就是故意當著大家的面明說,這事讓顧辭管,出事也是顧辭負責。
畢竟現在的養殖場,幾個月之內看不到收益。
而且這小雞小鴨風險太大,宋隊長還真不敢接手。
他點頭:「這樣挺好的,養殖場本來就是小顧的主意,要是能成,以後咱們村里就能多個進項。」
宋支書對他的話很滿意,就指著棗樹苗道:「你讓每家領五顆,都種到西山頭那邊去。」
「每家自己做個記號,也能試著種一些黃豆綠豆蠶豆。」
西山頭那邊,原本也是石頭多的山丘,但是村里蓋房子要用石頭,都去那邊打石頭回家,原本的山丘變成了山凹。
山凹里雖然也是石頭碎渣多泥土少,這次挖水庫,底下挖出來一些泥沙,就全都運到西山頭碎石地去了。
可以說,快把山凹給填平了,現在大半個西山頭都有土。
就算是底下是碎石,可上面有厚厚的泥土,還是能種植試一試的,說是棗樹生命力頑強,不用肥沃的土地也能活。
要是把棗子說成集體種植,大家肯定也沒意見。
可要是分給他們,大家都會很上心,順便種些能養地的豆子,等養成肥地了,那就再算進集體裡去。
現在就先給大家種幾年。
這樣的辦法其實也不能拿到明面上去,明面上是不允許的。
但他們住的偏僻,沒人會來管。
就算是被人告發了他也不怕,可以說成是準備把養好的地都收編到集體土地上去的。
主打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而且現在他讓大隊長去說,不僅是讓他樹威信當好人,也是把他給拉下水。
西山頭的事,宋支書和隊長也早就商量了好幾回。
莊稼人就是捨不得放過任何一個能種植的地方,因此哪怕有可能會被人抓住小辮子,他們也依舊是不願放棄。
宋隊長心裡一喜,在嶺下村,宋支書比自己有威望的多。
就算是他,心裡也佩服宋支書的,也沒忘記是宋支書扶持自己當上了大隊長。
現在他把能讓鄉親們感激的事,讓自己去說,那自然是難掩喜色的應下了。
遠遠看到楚紅過來,就不忘關心的問:「路上這麼久,雞鴨苗有損失嗎?」
楚紅點頭:「沒了七隻小雞,三隻小鴨子。」
又對他們道:「不過我們出發前就想到了,特意多換了些,現在還有一百十二隻雞苗,二百零八隻鴨苗。」
「還有十多隻小鵝,叔你要不要拿兩隻去?」
村里養雞的人家多,雞蛋她是不用愁的。
特別是現在有了養殖場,雞蛋鴨蛋都不會缺了。
那她自然就選擇養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