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弟媳還想讓她給孩子先吃點退燒藥,看看能不能退燒。
楚彤就問:「那咱們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
楚紅就道:「我明兒要去婦聯,要是他們今兒還沒回來,明兒就順路去看看情況。」
宋支書就點頭:「那就明兒再說吧?」
他說完又看了眼陰沉的天色,還有細雨紛紛:「趁著下雨,我得讓大家去把番薯種都種下去。」
說完把碗裡的菜粥都扒拉到嘴裡,碗筷一放就急匆匆的出門了。
楚紅聽到要下雨,也起身拿著雨衣:「我也得再去一趟,早上去嶺頭村的知青點,下午去嶺中村的知青點坐坐。」
下雨天,也是鄉下人能喘口氣,歇一歇的日子。
不是農忙,很少會催著大家下雨也下地幹活。
要不然容易生病。
吳秀就叮囑她:「那你慢點騎,自己小心點啊?」
楚彤也關心的開口:「要不然讓楚丹陪你去吧?」
哪怕現在離婚回家都一年了,但是她還是擔心自己前面的夫家,會藉機為難楚紅。
楚丹也一口答應:「好啊,我陪二姐去。」
她現在也要跟著割草,送去養殖場那邊餵雞鴨,雖然掙的公分不多,卻也不是無所事事。
過些天就要春種了,那就不輕鬆了。
主要是對村里太熟悉了,很想出去溜達一圈。
楚紅卻擺手:「讓她去割草,我自己去就行。」
說完穿好雨衣,騎著自行車出門。
等楚紅來到嶺頭村的時候,原本天上的綿綿細雨,已經是越下越大了。
楚紅熟門熟路的來到知青點,果然見男女知青們,大都湊在廚房裡桌子上一起打牌的,也有在說話的。
張建明原先和顧辭就相處的不錯,原本在看書的,看到她就熱情的招呼:「宋同志你來了啊,快進來坐。」
楚紅和他們寒暄了幾句,關心了一下他們的日常生活,再就是勸他們要是有合適的人,就處個對象,成家立業。
其實楚紅心裡是想讓他們再堅持幾年的。
要是她沒記錯,七七年就恢復高考了。
就算是考不上,七八年開始,知青們就能陸續回去了。
可現在才七一年,她也不能透露任何消息。
再者她也明白,男女知青們也大都想結婚了,這樣就不是自己一個人奮鬥,而是能共同奮鬥。
楚紅說的更多的,是讓大家不要急著處對象,而是要先了解清楚合不合適:「雖然我也盼著諸位都能有對象,能安家立業,扎地生根。」
「但是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就算是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有男知青就笑:「我看李勛結婚後,倒是過得很好,我也想成家了。」
「宋同志,你給我介紹個你們村的女同志吧?哪怕當上門女婿也沒關係。」
其實一般人家,都有兒子,都不會要上門女婿。
像楚紅家,只有三個女兒的反而是少數。
他這話里的意思,其實就是毛遂自薦,想當楚紅家的上門女婿。
楚紅可不願當月老,就當自己沒聽懂:「等我回去問問,看看村裡有沒有想招女婿上門的人家。」
有女知青就道:「反正我現在是不想處對象,陳梅嫁人後的日子也不好過。」
另外女知青也附和:「可不是嘛,當初她還覺得自己找到好人家能享福了呢?」
「可婆婆難纏,男人也夠體貼,這麼大的肚子,聽說不準備去醫院生呢?」
女知青們還是不放心村裡的接生婆,都覺得應該去醫院生。
倒是男知青覺得這不算大事:「也還好吧,陳梅嫁給蘇紅旗後,就去管倉庫了,這活多輕鬆啊?而且鄉下的女人不都在家裡生的嗎?你們幹嘛非得去醫院呢?離家遠還費錢?」
楚紅聽後心裡不痛快,沒想到就連有文化的男知青們,也都覺得女人生產不算事。
第261章 鼓勵
楚紅一臉嚴肅:「現在上面領導還指望你們這些有文化,有見識知青同志們,提高農村婦女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
「特別是優生優育也是很重要的。」
「原本以為你們這些文化人,耳聞目睹城裡男女平等,會幫助農村婦女兒童維護合法權益。」
「誰知道,你們倒是已經被鄉下男人給同化了。」
男知青們聽得一臉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