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哥倆就勾肩搭背出去找小夥伴搭手去了,人多氣勢才足嘛,免得袁氏耍花招,他們打不過。
袁氏被村長和其他長輩教訓了一番,然後罰她在村里公用的磨米坊給村裡的孤寡群體磨半年的糧食,從被罰的那日起,一日不能少,否則就趕回娘家去。
袁千里第一個動手,還出言不遜,也被罰了,孤寡群體家裡的重活都由他全給負責了,為期一樣是半年。
娘倆當晚回家就吵了起來,袁氏怪袁千里沒用,連個小姑娘都打不過,害她被罰;袁千里怨他娘亂說話,讓他受了牽連,互相指責之中,兩人都氣不過,鍋碗瓢盆桌椅凳都被砸得哐啷響。
兩人再橫也只能窩裡橫,第二天還是乖乖幹活去了。
那天晚上母子倆大半夜干架的事叫隔壁的傳了出去,村里跟袁氏不對頭的人三天兩頭拿這個事來看她笑話。
就如此時,袁氏正在推著石磨,村裡的幾個被她得罪過的婦人就站在她跟前指指點點,她覺得丟臉,又不敢走。
馬二旦和馬小三叫了三個人,一行五個人來到榕樹村找袁氏算帳。
「大伯,你們村那個袁氏住哪裡,我們找他有事。」
馬二旦進了村才想起自己不知道袁氏住哪裡,隨便抓住一個路過的村民問路。
大伯是圍觀過馬二旦和馬小三被吊樹上的,看見兩人,想起當時他倆的糗樣,一時沒忍住笑出了聲。
三個小夥伴:「?」
問個路有什麼好笑的?
還是說二旦哥長得好笑?沒有吧?
三個小夥伴還不知道馬二旦和馬小三的糗事。
馬二旦聽到笑聲,意識到大伯在笑什麼,攥著麻袋的手緊了緊。
他娘的,好羞恥!
好在大伯笑歸笑,但還是給他們指了路:「她啊,這會兒在磨米坊呢,往前走第一個岔路右拐就能看見了。」
馬二旦謝過大伯,怒氣沖沖往磨米坊走去。
袁氏推著石墨,見看她笑話的人結伴走了才停下來想舒一口氣,結果被人一麻袋套兜頭一罩,扛走了。
袁氏掙扎著呼救,但是誰管她呢?
馬小三跟在馬二旦身後,見袁氏掙扎得厲害,隔著麻袋給了她一巴掌:「鬼叫什麼,不想被打殘就老實點!」
袁氏一個哆嗦,安靜了。
將人扛出了村,馬二旦才將人放出來,說出自己的要求,就是要袁氏去游村,自述自己造謠的經過。
袁氏一聽就想拒絕,這麼丟臉的事她才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