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知道她是生人,對宮中一切都不大了解。
「貴女今後要住在桂宮,常伴太后左右,有些事,的確應該提前知曉。」侍女開口道:「方才那位黃內侍,是太后身邊的老人,剛從太極宮過來。」
翁父亦曾做過重臣,耳濡目染,翁思嫵多少明白那是什麼地方。
內朝議政,非帝王心腹不得召見。
侍女說:「天下以陛下為尊,後宮以太后為大,近些年,陛下與太后有些不親,互有意見。」話說到此處,翁思嫵透過她的眼神,清楚意識到侍女話里的意思。
母子不和,她又是今後陪在太后宮裡解悶的,應當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邊。
第2章 奪主香。
沒想到剛進宮就要分清楚勢力站位,果然後宮之中水都很深。
翁思嫵久居內宅,母親去世早,父親積病多年,她一直侍候在身邊,有些時局父親會跟她說,但具體是怎樣的她還是第一次見。
原來在外看來母慈子孝的關係,背地裡竟然是這樣的。
她現在成了桂宮裡的人,就被自動劃為太后一派,所以翁思嫵在這裡應當處處小心謹慎,最好不要出去惹禍,免得弄出什麼岔子,兩邊都添麻煩。
她也不隨意走出去,最多的去向就是跟陳太后請安。
日子過的很是安逸簡單。
翁思嫵入住的藍春殿背後栽種了一片花果樹,所以她總能在殿裡聞到一股甜膩的清香。
默秋從外面摘了一籃的果子回來,跟翁思嫵說:「樹上結了許多蜜果,鳥都快啄壞了,都沒人摘,奴婢就采了回來,剛好娘子要喝藥,吃了它就沒那麼苦了。」
翁思嫵有一種病,從她十二歲起,就默默發作了。
這種病很奇怪,無人能治,亦無藥可醫,但對她的身體沒有太大的損害影響,頂多是時不時發起高熱,胸悶氣短,緩一會就好了。
也可能是她太年少,症狀尚輕,暫時瞧不出什麼門道。
於是大夫開了療養強壯身體的方子做成藥丸,讓翁思嫵一有哪裡不舒服就拿來吃。
殿內的茶剛煮好,主僕二人正要坐下,屋外就有聲音問:「翁娘子可在?請翁娘子出來接旨。」
翁思嫵驚愣,在默秋的攙扶下走出殿外。
未曾見過的陌生內侍威嚴地看著她,「翁娘子?」
翁思嫵:「是。」
確認無誤後,對方示意她按規矩來,說出口的話讓翁思嫵再一次驚詫,「陛下有旨,封前巡鹽御史翁校仲之女為公主,賜號『芙徽』,另有賞賜珠寶、絲綢等……」
內侍觀察著訝異中的翁思嫵,「翁娘子,還不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