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打馬平安小棧。
待到了平安小棧才明白過來自家進到安城縣就聞到的隱隱飯菜香是從哪裡傳來的。
只是聞著味道就這麼香,再又細心的問過了一路的安城縣百姓,竟人人都說好。
可好像兩個月前來時都還沒聽說過。
不過這都不重要,此刻的平安小棧牌匾的正上頭掛著一道橫幅,橫幅上一行大字。
「墨香佐酒,詩味調羹」
哎呦,這倒是好奇了~
於是下車下馬,必須一探究竟。
門口早有店小二迎出,店小二穿著書童的衣裳,遙遙高呼。「先生遠來,請移步洗塵。」
小棧內,一側書架陳設,正是典籍仿本,另一側筆墨紙硯,正是精細。
牆上各有懸掛,有書畫,有竹編,另一邊的屏風後,還有成衣綢緞。
「呵,這不是把安城縣各處的商賈們都集到了一處?」有人看了出來,輕嗤。
可當菜單擺上,又不由被吸引。
「太羹玄酒。」
「金齏玉膾。」
「秦桑低綠枝。」
「……」
這都是什麼菜?
六道菜,菜菜的名字都聞所未聞。
再看價錢,雖然高一點,但也能接受。
「上菜。」
幾乎桌桌都點上六道菜。
當一一品過,無不是雙目泛光。
「好,好菜。」
「好,好吃啊~」
「……」
再有美酒在側,更是少不得詩書大發一頓,一旁的小二立刻的奉上紙墨筆硯,以供揮毫,趁著酒暈的功夫,說上幾句筆墨紙硯極好,購上一些不虛此行。
六道菜,數兩銀錢,能花數兩銀錢吃飯,必然不在乎這些。
即便是不喝酒,沉下心來,看著書冊,看著正符合自己身份的衣袍,怎麼也要甩出些銀錢。
再看到牆上的仕女圖,再看看旁邊擺著的胭脂水粉。
或許自家夫人(娘子)也當有如此之色。
……
一時間有錢的書生先生們紛紛慷慨解囊,外頭探頭探腦的各家商戶們少不得笑彎了嘴。
實在是有囊中羞澀的書生學子卻也不必遺憾,縣學的吃食也是平安小棧提供,雖不及這六道菜精緻,卻也是難得的美味。
於是,心思不在辯會上的學子們去到了平安小棧,一心在辯會上的學子先生們則專心往縣學認真觀摩。
而此刻蘇棠也坐在縣學裡給商賈們專門備好的座位上,看著陸靜淵在台上高談闊論,眼中盈光閃閃。
貪吃的學子,不在乎辯論結果,說不定會搗亂。
而沒了他們,小夫君要贏就容易咯。
第18章 接地氣
縣學正中的高台上,辯論雙方侃侃而談。
面南背北的正方,當面三座,正中正是州里下來的通判大人,劉縣令在左捋須而笑,旁邊臨縣廖一成咬著牙一臉不忿。
後面的座位上幾位公子郎君悠閒而坐,其中手中執著摺扇的華服公子嘖嘖搖頭:「方夫子的弟子果然不一般~」
「聽說才被方夫子收為門下不過兩個月。」另一個穿著素雅些的公子郎君附和。
「哦?」華服公子來了興致,「耀光說說看。」
劉耀光低聲說著,華服公子連連點頭,時不時的看向旁邊另一位看似只瞧著場上辯會的俊逸郎君。
劉耀光言罷,華服公子偏身
向那位俊逸郎君,道:「兄長,可是長見識了吧,方夫子竟還有把傻小子調教成如此人物的本事。」
俊逸郎君頷首:「日後必是我大乾的朝之砥柱。」
「能得兄長讚譽,那小子也是有福了。」華服公子拍著手中的摺扇嘆道。
俊逸郎君嘴角微微的勾了下,目光微轉就落到了另一邊明顯是商戶的眾人座上。
……
蘇棠心頭一跳。
某種被人注視的感覺赫然而上。
蘇棠循著看去,正位劉廖兩位縣令身後,一位穿著不菲卻是因為坐在那群郎君公子堆里似乎並不顯眼可那身上淡淡凜然鄙睨的氣勢卻一眼就讓人忍不住不敢直視的俊逸男子正看過來。
是在看她?
戴著帷帽,又是距離稍遠,並不虞被人瞧見的蘇棠定睛看去。
卻發現那位郎君已經看向旁處,好像剛才只是隨意的往她這邊瞥了眼。
蘇棠轉過目光,繼續看著自己的小郎君繼續的大殺四方。
縣學內兩場辯論。
安城縣和臨縣一場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