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鳳儀宮的人惹到陽阿公主,孟古青就不大上心,不想晚膳時分,採薇帶回來一條勁爆八卦,陽阿公主的駙馬安義侯董旻出軌了!
這事得從去歲公主跟駙馬扶靈回鄉說起,時下以家族繁盛為榮,子息越旺越好,駙馬的老家也同樣有一批當地的親戚,公主當時為表恩寵,廣開宴席請客吃飯,這客人里自然就有不少女眷,其中有一家是駙馬孀居的姨媽,這位姨媽帶著一兒一女,據說這位女兒生的很是明艷美貌。公主看她乖巧懂禮,還曾親自同她說過話,不過到底防著駙馬跟這位姨表姐妹見面,以為高枕無憂,不料人家早搭上了。
等她發現的時候,這位王芙表妹連帶她的家人都被駙馬在外面找了房子安置好了,幸而駙馬母孝在身,還未發生實質性的關係。陽阿公主一生順遂,何曾吃過這種虧,險些氣炸,率領公主府一群健壯的奴僕殺氣騰騰開到王家,將王家姨母三人連打帶趕,丟出了京城大門。
其實以前駙馬也有過開小差的情況,可往往才冒出一點苗頭,就被公主雷霆手段掐滅在搖籃里,她以為這一次也一樣,畢竟駙馬十年深情不是作假,他們倆的兒子也乖巧可愛,她還是想繼續過下去的,自以為只不過將人丟出京城已經很給駙馬面子。事實證明,安義侯董旻這一次也是昏頭了,公主前腳將母子三人丟出京城,他後腳又將人請了回來,準備了更好的住處給他們,被公主質問上來,信誓旦旦表示公主若容不下他的親戚,就把他也逐出公主府好了。
他到底是礙著親戚情分收留那母子三人,還是心裡有鬼,陽阿公主心知肚明,正因為心裡明白,難過跟悲憤便越濃烈,傷心的同時又暗含一絲希望,——以往他們口角矛盾,都是駙馬來哄她的,探望母后回家也是駙馬親自來接。陽阿公主到底顧念往昔的情分,暗暗告訴自己,只要駙馬主動來宮裡認錯,斷了跟王芙的來往,她這一次就算了,畢竟她公然將他的親戚趕出京城,駙馬身為安義侯,面子上似乎也有點下不來……
陽阿公主的煩心事,除了沒告訴太后,以免她老人家憂心,進宮第二日宮裡上上下下都知道了,大家對事態的發展都很有圍觀的興趣,對於駙馬能挺到什麼時候來接公主,也各有猜測。
因為有採薇這麼個八卦小能手,孟古青全程看熱鬧,時而跟兩個丫頭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眼見這都四五日了,安義侯董旻還沒動靜,陽阿公主終於坐不住了,轉了一圈,勸和的任務就轉到了皇后頭上。
第018章 、發動
是這樣的,陽阿公主表面氣憤惱怒,一副駙馬就算跪著來求也不為所動的冷艷姿態,心裡其實有點想回家了,拉不下面子又怕駙馬真的一路犟到底,她又不是真的想跟駙馬分道揚鑣,等了幾天沒動靜,自己先坐不住,到底還是跟太后訴委屈去了。太后老人家見多識廣,公主的心思也一目了然,自然是勸和的好,駙馬不來接,就提醒他一下,皇上朝政繁忙,這個任務便落到了皇后頭上。
孟古青派了太后給她的韓姑姑去做和事佬,韓姑姑在皇后手下做事,卻是太后宮裡的人,她的分量不小。太后、皇后齊
齊關注,不至於責問,台階給了,安義侯董旻稍微知道點利害關係,就知道該怎麼做,不想這還真是個軸人,韓姑姑在宮裡浸淫老了的人,都鎩羽而歸。
心裡隱約的預感成真,孟古青跟兩個丫頭無奈道:「燙手的山芋,這事我辦不好了。」
扶桑道:「這位安義侯看著悶不做聲的,主意還真大呢,膽子也大,韓姑姑雖是勸和,這還不是太后隱約下旨的意思,他怎麼就給拒了呢,真不怕太后生了氣,治下罪來可是追悔莫及。」
「誰說不是呢。」而且古代治罪可實行連坐,董旻就算愛到深處不可自拔,也得為家人考慮吧,想到駙馬去歲喪母,孟古青心裡多了一絲了悟。
道理很簡單,董旻自小被他父親居為奇貨,遇到陽阿公主這麼個高貴的財主,才結束了他四處被人挑揀的命運,或許當初成婚時有過一段如膠似漆的甜蜜時光,可陽阿公主畢竟是皇家公主,排場跟脾氣都不是一般大。聽說駙馬身邊伺候的全是四五十歲的老嫗,出門散個步都被公主的親隨跟著,也只有去看望母親的時候,才能呼吸一口新鮮空氣。
表面上貴為駙馬,實際卻連一點自由都沒有,這樣的日子一過十年,再錦衣玉食也是會膩的,唯一的喘息機會也隨著母親去世而消逝。陽阿公主不是不喜歡他看別的女人嗎?他就非要往她肺管子上戳,不是將他的心上人攆出京城嗎?他明目張胆把人帶回來接著養,駙馬此舉,想納妾是真,藉此反抗公主的掌控也不見得假,所以連皇后派去勸和的人都不冷不熱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