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幾天來在心中盤旋著的不安的陰影越來越大,隔著遙遙的人群,徐婉望向站在殿門前跟徐嬙說話的皇后。她後悔了,就算是皇后下毒,既然對方及時收手,她就應該當做什麼事也不知道,拘著母親別出頭,如今打蛇不死,反受其殃,可就算重來一次,她想自家還是不會放過這麼難得的機會,而之所以會這樣穩不住,也只是,只是太害怕了……
孟古青沒在大皇子的滿月宴待多久,實在是周圍的視線太明目張胆了,好像她跟徐貴妃同時出現就一定會發生什麼事似的。徐貴妃今天也怪怪的,好像有點躲著她的樣子,——當然她並沒有特意往上去湊,連孩子也只是站在人群外望了模糊的一眼,聽大家說長得很漂亮,輪廓氣質很像徐貴妃,眼睛跟嘴巴像皇上,她對這個孩子沒有任何感覺,當然也並沒有看的興趣。
徐嬙看她興致缺缺,就陪著她回了鳳儀宮,孟古青注意到她小臉黃黃,似乎這一段時間過得很辛苦,問她是不是生病了。徐嬙被這麼一問,臉上倒紅了,她的貼身丫頭是個爽朗愛笑的,當即道:「娘娘,我們夫人不是病了,是有喜了。」
作者的話
關於下毒的是誰,後面揭曉,不是作者賣關子,劇情需要。不是徐貴妃。 求推薦票~
第021章 、我要怎麼做
「啊。」孟古青笑道:「這是好事,你怎麼反倒憔悴了。」
徐嬙嘆氣,也說日子並不長,可是她的反應特別大,鼻子變得異常靈敏,稍微一點異味就受不了,口味也變得古怪,有時候想到一樣東西,抓心撓肺地想吃,曾有過半夜將譚侍衛催起來去城門口買燒餅的經歷,「以前就是出門去上香才會偶爾嘗嘗的,也沒覺得多喜歡啊,可是想起那金黃酥脆的表皮,微微焦黃的芝麻香,口水都快下來了,吃不到嘴裡翻來覆去睡不著。」
其實這也是害口的一種,外公以前就遇到過這樣的孕婦,孟古青還記得調理的方子呢,於是寫給徐嬙一份,叫她試試看管不管用。只說是以前家裡嫂嫂用過的,一個游醫給的,裡面大部分藥材都是調理胃口的,藥用價值不大,徐嬙連忙收了,又聊起譚侍衛,「這段時間可忙了,卯時不到就出門,戌時過了才回來,我睡得早起得晚,一連好幾日不見蹤跡,問有什麼事,搞得神神秘秘的,我看好像也就是在找學武的人,這有什麼不好說的。」
孟古青微微一笑,卻明白怎麼回事,譚瑛找的那些學武的人,其實是幫皇上找的。進來朝堂上動作挺大的,原來的三省六部大部分都是東胡的人把持著,包括靖王、成王、何庸、李霨這幾位直接參與議政的大臣,全是東胡人,不但將朝政掌握在手中,更視軍權為己所有,經過皇上長期不懈的周旋,六部中總算插進了些南人,不過是杯水車薪,這一次的春闈補充了大量人才,這些人風華正茂,磨刀霍霍,不管去地方,還是安排在朝堂,都是基石一般的存在。
本來百官之中最多的就是吏、戶、禮、兵、刑、工的言官,最底層的給事中和各省監察御史,還有翰林院的庶吉士等空缺,這些職位的品級不算高,卻是朝堂運轉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好比一個龐大機器上的各種螺丁,真正辦實事的人。攝政王跟靖王都是打仗的材料,其實管理朝政粗糙得很,並不看重這些最基層的官員,由著皇上去折騰。
趙東臨最近不知想到了什麼辦法,爭取到了原本一直處於中立地位態度曖昧的何庸,將吏部尚書一職讓了出來,給了原本的左都御史孔孝慈。孔孝慈可是個有來歷的,原是前燕末代皇帝神宗末年的狀元,滿腹才學,兼憂國憂民、熟通政務,武朝入主京城便率領了一批有學之士投誠,攝政王掌權時期被外放縣官,去年初調回京被小皇帝安排在御史台,沒想到何庸竟然甘願將『天官』六部之首的職位讓出來,一下就叫鐵通般的東胡圈子打開一個缺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z.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