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古青默吐一口氣,一夜未睡的睏倦終於潮水般漫上來浸潤疲累至極的神經,伴著他淺淺的呼吸,她也很快陷入了沉眠。
第029章 、長長久久
這一天對於趙東臨來說,是快樂的,也是繁忙的。清晨醒來,臂彎里躺著皇后,嬌花一般的睡顏,依偎在他懷抱里,他低頭親親她的鼻尖,蹭了蹭她滑嫩的臉,手扶住她柔軟纖細的腰肢,回想昨晚的美好,一顆心被濃烈的感情充斥,就像他說的,他真的好喜歡她,喜歡到無法用言語形容了,唯所期盼,就這樣跟她相依一生。
賴在床上,盯著她看了許久,外面馮天保來了兩三次,不敢貿然擾皇上清夢,外面的朝會又實在不等人,他也發愁。趙東臨沒叫他愁多久,輕輕起身,靈便地跳下床,套上衣服掀開帘子出去吩咐,「讓皇后繼續睡,什麼時候睡醒了再傳膳。」宮人答應了,他往後面走去洗漱,想了想又添一句,「用完膳就請皇后去前面政務處找我,別忘了。」
皇上跟皇后感情太好了,這麼一會兒也不忍分離,還特特吩咐別忘了去找他,大家聽的心裡發笑,低聲應是,各自的動作也輕快迅速,知道這個時候是皇上心情最好的時候,就算當差出了點小差錯也無關緊要。他們就希望皇上每天心情都能這麼好。
趙東臨確實心情好,這一次出關收穫巨大,他帶的那五千人有幾個特別勇猛,為他掙了面子,他打算將人安插進軍隊,雖然現在只能當個小兵,幾來,前途不可限量。靖王叔老了,軍二代們大多是富貴日子裡泡出來的,難堪大用,待到他們青黃不接,就是他的人嶄露頭角之際,太后所說事緩則圓,欲速則不達,也卻有一番道理。
他今日要料理出京這段時間堆積的公務,封賞隨行出關的譚瑛等人,還有就是那批上躥下跳的牆頭草,倒也沒打算一網打盡,可其中某些酒囊飯袋、國之蛀蟲實在礙眼。尤其是明顯靖王一黨的幾個,靖王叔覺得他坐享其成看不起人就算了,人家畢竟立下
大功勞,你一群跟在後面揚武揚威、拾人牙慧的,不夾著尾巴做人,還跟著參與黨爭就要有下錯注滿盤皆輸的覺悟。
趙東臨打算好了,不能逼著靖王叔謀反,雖然幾個老臣表示擒賊先擒王,直接拿下靖王比什麼緩兵之計都管用,但他覺得皇后說得對,這個世界上其實壞人少,牆頭草多,一步一步蠶食瓦解靖王一黨的勢力,兵不血刃是最好的。之所以做這樣的打算,也是根據靖王的性格出發,靖王比較溫吞粗獷,不比先攝政王,有勇有謀,膽子極大,連囚禁皇帝自己登基的主意都敢打,靖王的進取之心卻沒有那麼強,溫水煮青蛙的法子對他應該會奏效。
畢竟是打下江山的功臣,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史書上落個寡廉鮮恥的評價。
想到皇后,已經處理一上午事情的趙東臨驚覺,人怎麼還沒來,他手上握著狼毫,奏章批到一半,忍不住往殿門口看了看,初冬的陽光潑在光潔的大理石地面上,整個宮殿寂靜落針可聞。馮天保立在一邊老神在在,看出皇上坐立難安,很是識趣,「皇后剛用過午膳沒一會兒,說是去看過太后,再來給皇上請安。」
趙東臨聽不得這一聲,將筆一丟,「我也沒給母后請安呢,正好一道去。」話音未落,動作很是灑脫利落,人已經到了門前,馮天保只得帶人跟上。
太后就是年紀到了,一時心裡壓力過大,承受不住才倒了,現在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心神寬鬆,自然就好多了,不過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每一個冬天都是一道坎,眼見又是一年冬了,宮裡上下不仔細都不行。古太妃那件事也叫太后傷心,先帝去世十年,留下的太妃病的病、老的老,能說話的就只剩了那麼幾個,古太妃又死於非命,太后頗有物傷其類之感,連帶著對徐貴妃又起了芥蒂之心。
本來趙東臨、趙竣、徐婉三人確實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因為楊夫人的緣故徐婉更親近趙東臨,無可厚非,經過古太妃這一鬧,卻不能不多想。太后是這樣想,要是你徐貴妃真行得正,坐得端,為什麼古太妃會有那些話出來,句句說的你反駁不得,可見徐貴妃跟趙竣之間相交甚深,難保清白,也難怪古太妃揪著不放,——其實這不過太后遷怒,她本來就不喜歡徐貴妃,又牽扯古太妃橫死,那一點不喜就被放大,不至於往兒媳頭上扣屎盆子,終究求全責備。
這幾日養病,將徐貴妃跟其他妃嬪一樣,擋駕在外,幸而還有一個陽娥公主往蒹葭宮走動勤快,不然就真門庭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