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1 / 2)

楊蕙蘭想著兒子黏糊她,怕是不願意,就問軒哥兒,「你是想留在錦兒姨姨家,還是想跟娘回家?」

軒哥想都沒想,「錦兒姨姨家!」

「……」

楊蕙蘭只得幽幽怨怨地自己回去了。

趙錦兒校對好醫科大典,又拿給鬼醫過目一遍,確認沒有紕漏之後,就拿到宮裡印書局印了五百本,先給花鏞送去四十本,讓他分發給教書大夫們先過一遍。

花鏞自己先翻開看,越看越是驚奇不已。

「奇才,奇才!姬老真真是曠世奇才!他涉獵之廣,學術之精,簡直曠古爍今,無人能匹!」

人家誇她外公,趙錦兒哪有不樂意的,當即跟著一起拍起馬屁。

「那還用說,要不也不會叫鬼醫了。這個鬼字,比神醫的神字還要傳神吶!」

花鏞已經沒心思繼續誇了,而是把剩下那三十九名、最近閒得長毛打屁的大夫,全都喊了過來,「快來看,快來看,這是姬老編撰的醫科大典!虧你們之前一個個小氣吧啦的,說什麼自家本事交出來了,以後要餓死師父,你們看看姬老這本大典!哪一個方子拿出來不是傳世奇方?光是這本大典,價值連城吶!」

大夫們紛紛翻閱起來,表情是一個比一個精彩。

幸虧留下來了!

要是當初一時任性,因為不服趙錦兒拍屁股走人了,哪有機會見識到這等曠世奇作!

拿著這本大典,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學生,哪裡敢去教人!

當有人說出這個想法來,趙錦兒笑著安慰道:

「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嘛!當老師與繼續學習又不矛盾。你們既然能從那麼多人中被選拔下來,說明你們都是東秦杏林的佼佼者,你們再不肯往下教,東秦的杏林只會越來越凋零!

鬼醫他老人家都肯傾囊相授,將畢生所學編成這本大典,我們就更應該將他的精湛醫術傳承下去。

老人家就是考慮著大家各有奇招、各有擅長,所以分科編撰。

之所以把全科大典發給大家,是想著大家可以互通有無,哪怕你擅長的是小兒科,你也不是不能去研究研究婦科嘛,你是婦科聖手,你也可以去了解了解跌打損傷科,畢竟有時候,患者的病,不是哪一個方面出問題,可能是很複雜的病灶,到時候,大家甚至可以坐在一起會診。」

直到這個時候,這些大夫,才真正地意識到什麼叫「祖師爺」。

這是真正的「大醫精誠」!

接下來的數日,這些大夫一邊等著各地學生前來,閒來無事時, 每日就是坐在一起研讀大典,一段時間下來,所有人都受益匪淺。

而趙錦兒則是趁著這個空檔,將藥廬開了起來。

按照之前談的,柱子每天下午都會出宮來幫忙。

一開始招收的學徒不夠用,就從郝老三那裡把十一到十六借了過來。

趙錦兒親自教,孩子們上手很快,幾天後,就做出了第一批傷風丸。

正值冬春換季之際,京內很多老人孩子傷風感冒。

這本是個不大不小的病,一般人都是硬扛過去,但難受也是真難受,鼻塞、頭疼,更有甚者起熱,若硬熬,真的很傷元氣。

傷風丸上市後,有些人家小孩子鬧得厲害的,父母就買了幾粒回去試試,反正也不貴,跟普通湯藥比起來,只是個零頭的錢。

這一試,效果竟然出奇地好!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整個京城都知道田家庵巷有個藥廬,專門賣糖丸的,治傷風感冒有奇效。

一時間藥廬名聲鵲起,每天一開張竟然都要排隊。

十一到十六是不夠用了,阿大到阿十也來幫忙,最後連郝老三這個爹也得來打下手。

人們也悄悄打聽到,藥廬的老闆,竟是皇上親封的一品醫女,太后、公主、誥命夫人們都找她看頭疼腦熱,怪不得醫術這麼高超!

最最難得的是,她的糖丸真便宜啊!

一般人家基本都買得起,有了這藥丸,再也不用生扛傷風感冒了。

也有些人家打聽到,這藥廬目前還在招收學徒,能學到本事不說,每日還管三頓飯。

這時候,每天開張後,門口就排著兩隊,長的那隊是來買藥的,短的那隊,則是想把自家孩子送來當學徒的。

第627章 端午至

趙錦兒沒想到,小小的藥廬,竟然比大張旗鼓的醫堂還要火爆,只好暫且將醫堂的事兒全權交給花鏞,而她先坐鎮在藥廬。

最新小说: 戀綜,但在修真界 逃亡綜藝,我擁有武俠系統 我那被迫上進的大院生活 無限讀檔的我總被太子殿下讀心 阿姐 攝政王家的嬌嬌又出逃了[重生] 探花郎家的屠戶小娘子 我在男頻文當迷人菟絲花 小通房她又嬌又甜 末世,我靠百億物資收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