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1 / 2)

現在,自己竟然淪落到要給他行禮,由他賜座。

他怎麼甘心!

好在,他們找到了萬氏的遺孤,那是先皇兄在這人世間最後的骨血。

那才是真正應該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

他此番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回京,不顧自己的生死,直接進宮見晉文帝,為的就是給先皇兄的兒子鋪路!

椅子搬到身後,他大喇喇地坐下,微微揚著下巴,幾乎要跟晉文帝平視。

底下的大臣們,紛紛捏著一把汗,誰也沒想到,上個早朝而已,竟然會經歷這種修羅場。

這種大型生撕場面,是他們這些大臣該看的嗎!

但是,燕王顯然就是想讓大家都看好戲,只見他桀驁不遜地問道:

「皇兄,當皇帝的滋味兒如何?臣弟依稀記得,年少時,我們在學堂里一起念書,有一次父皇前來考察我們的課業,問我們幾個,誰想當皇帝,臣弟還記得皇兄說的是無意皇位,只想一心一意為將來的君主兄弟守江山。沒想到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這個位子,成了皇兄的。」

面對這隻小螞蟻,身為大象的晉文帝,還是笑得淡然,「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你沒坐過,為兄是沒法跟你解釋的。」

「臣弟自然是沒機會坐皇位的,畢竟,父皇傳位的時候,傳給的不是臣弟。」

大臣們的臉色都很難看,燕王這是找死嗎?

說這種話,豈不是就是在內涵晉文帝的位子,名不正言不順?

好在晉文帝一點兒發怒的意思都沒有,只是道,「皇兄在位的最後幾年,實在荒唐,日不早朝,夜夜笙歌,把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當然,這不怪他,都怪他身邊那幾個佞臣,朕不能眼睜睜看著東秦的江山,被這些奸臣揮霍掉,便遵循父皇分藩時的指示,回京來清君側。那些佞臣自知罪不可恕,出逃的出逃,自盡的自盡。朕吶,眼看著佞臣除盡,正想勸皇兄要委任新臣,重整秩序,哪裡知道,皇兄也自知害得民不聊生是為罪孽深重,自絕了性命。在忠臣們的勸說之下,朕只好接下了這個重擔。」

第663章 青霧

燕王挑釁在先,被晉文帝毫不客氣地反駁回去,甚至連已故晉武帝的面子都不留了,就差直接說晉武帝好/色昏庸。

整個朝堂雖然站了上百號大臣,但卻鴉雀無聲,靜得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

燕王沉默片刻,冷笑著道,「自古功過一張嘴,史料尚且不能信呢。」

就在這時,鴉雀無聲的人群中,一個人走了出來。

承恩公封時弼。

他大步走到燕王面前,氣勢十足道,「燕王,您大可不必在此陰陽怪調,這滿朝文武,一百多雙眼睛,兩百多隻耳朵,大家都不聾也不瞎,你大放厥詞到現在,我們知道您的意思,無非是替先帝鳴不平。

老臣勸您還是不要浪費這點口水了!

您說得沒錯,自古功過一張嘴!但您要是公道,就不要在這裡怨天尤人,不如出去問問百姓,晉武最後那幾年,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

又是誰救百姓於水火?

老百姓的嘴巴不會騙人!」

燕王怔愣片刻,旋即在嘴角堆起了嘲諷,「承恩公封氏,世代忠良,很好,很好。」

這是諷刺封氏變節。

封時弼見他這般冥頑不靈,還待與他爭論,卻被封商彥打斷。

「父親,燕王離鄉近三十載,對東秦的記憶和了解,恐怕都不如一個外鄉人了,爭論無益,相信他少小離鄉,如今老大歸家,一時半會不會再離開,東秦如今怎樣,就讓他自己體會一段時間吧。」

這話是暗搓搓指責燕王一個離家幾十年的人,沒有資格評價兩任皇帝的功過是非。

朝中有些兩朝老臣,見燕王這麼氣勢洶洶地殺回來滿口噴沫,都怕被他噴到,於是紛紛就著封商彥的話,勸道:

「是啊是啊,燕王爺,您難得回來,不如先在京城好好轉轉,現今的京城,可不比往日,百姓安居樂業,百業昌盛,好一片歌舞昇平、海晏河清!」

老臣尚且如此,那些由晉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新臣,自是更要為晉文帝說話了:

「燕王爺與皇上兄弟分別多年,如今重聚,實在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喜事!微臣建議,在宮內辦一場接風宴,好好給燕王爺接風洗塵。」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晉文帝隨和一笑,「這自不必你們說,五弟啊,你這趟回來,不走了吧?你的府邸,至今還替你留著呢,朕即刻著工部尚書龔哲給你重新修葺布置一番。這段時間,你就住進宮裡,咱們兄弟好好聚聚。」

燕王的臉色不由很難看。

他這般大鬧,一點兒都沒激怒晉文帝,人家反而像個小孩子似的,好言相待。

不管在誰看來,都只會覺得是他不識大體挑事兒。

而晉文帝呢,端的是帝王風範!

「不必了,臣弟已經賃了一間宅子,暫且先住著。」

呵,正兒八經的親王,回京之後竟無落腳之地,要租賃的房子,說出去,只怕也要讓人笑掉皇室的大牙。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