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徐大人平日裡沒少參李相,連皇帝也頂撞過數回,每每都是口若懸河,一副你不聽我就撞柱的架勢。
今日為了沈家祖孫,卻被李相噎了個正著。
真是難得一見的場面。
元嵩原本急著下朝去聽戲,見徐大人被噎,又多了幾分興致,「成王,你覺得沈家祖孫可否功過相抵?」
被點到名的成王元明心裡咯噔一下,應聲出列,「兒臣……兒臣以為還是得先見到沈家祖孫,問明緣由,確認此兩人所行之事,再論功過。」
元明是庶出的皇子,年近三十,前幾年封了成王,原本早該去封地的,但他生母這兩年身子不太行了,怕他這一去就看不到最後一面,所以一直逗留京城。
成王為皇帝長子,但生母出身卑微。
元啟為次,卻是中宮嫡出。
這次去遇水城接受西昌的求和,皇帝派了元啟去,成王這個做大哥的反而留在京城,天天聽大臣們吵如何處置沈家祖孫。
李相一黨恨不得沈家祖孫被處死。
清流一黨則認為沈家祖孫罪不至死。
皇帝聽到沈家祖孫這幾個字都煩,面上卻要擺出一副公正嚴明的樣子,時不時抽問幾個皇子和大臣們。
「盡說些廢話。」
元嵩不滿成王的圓滑。
元明聞言,額間頓時冒出汗來,低頭道:「兒臣愚昧。」
元嵩又點了其他幾個皇子和大臣,問他們有何看法。
皇子們為求順應帝心,說的都是些話。
幾個大臣宦海沉浮多年,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話說的極其冠冕堂皇,幾句話下來就把燙手山芋拋回了皇帝手裡。
一切都聽皇帝決斷。
元嵩心裡滿意了,面上卻不顯,「那就等沈家祖孫到了,讓懸鏡司審問一番,再做定奪。」
懸鏡司是皇帝的鷹犬,只聽皇帝的命令行事。
就等同於私審。
結果如何,全看皇帝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幾個皇子和眾大臣齊齊躬身行禮道:「皇上英明!」
「不可!即便要審也該交由三司會審!」
徐大人的反對在眾人的讚揚聲蓋了過去,顯得那樣輕微薄弱。
皇帝不悅地看了徐大人一眼,抬手示意大內侍喊退朝。
大內侍高聲道:「有事再奏,無事退朝!」
眾大臣齊聲道:「臣等告退——」
眾人躬身而行,皇帝剛剛起身,就看見殿外一名小內侍匆匆而來,大聲稟報導:「皇上,宮門外有敲響了登聞鼓!」
元嵩轉身,「何人擊鼓?所為何事?」
百官回列,正了正衣冠
來稟報的小內侍道:「鎮北王府小王爺秦琅,狀告髮妻沈若錦!」
秦小王爺秦琅?
敲登聞鼓,狀告他的髮妻沈若錦?
以夫告妻這種事何其罕見?
大臣們交頭接耳。
李相聞言眸色微變。
這個秦琅不止廢了他的二兒子,還放火燒了李園,行徑極其惡劣,睚眥必報。=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