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鱼心一软,把钥匙捏到了自己手中,但还是说:“你告诉她,我就替她保管着,绝对不会进去的。”
木绒把头点了又点,又小心翼翼地问:“所以你们到底为什么分手?她一直不告诉我。”
见竹鱼沉默,她主动给出选项,“因为沈箐?”
竹鱼摇头,“和她关系不大……我知道她们只是朋友。吃醋这种事……”
“因为折青?”
“算是其中一个原因吧,”竹鱼沉吟,“但不完全。”
她从包里掏出笔,又把桌上的餐巾纸展开,画了一杆天秤。
“你看,在我们在一起之前,天秤是这样的。”
她在两端添上很轻的几笔,说:“平的。”
“但随着关系越来越近,我的开始不断给那端加重,直到自己被高高支起。”
“最终就成了这样。”
左端高高飞了上去,然后天秤支离破碎。
竹鱼静静看着木绒,说:“我不过在它碎掉前选择了离开。”
-
竹鱼信守了承诺。哪怕醉意朦胧,已经来到了老式楼房的楼下,她都只是远眺着那扇漆黑的窗,然后找了棵树吐后慢悠悠地离开。
她似乎已经忘记了折春,如同忘记那个冬天一样,把大雪、自行车、圣诞节,连同那间房子一起,埋藏在北城夜晚的自动售货机旁。
大二时,她转专业去了美术系,震惊了老师和同学。名义上来说,这种转专业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可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先例足以说明操作起来的困难程度。
可竹鱼居然真的做到了。
不过短暂的欣喜过后,她便发觉,自己与周围人相差太远太远。
就像是刚进入一个门派,大师兄为她介绍:“这位是某某道长的关门弟子,这位已达化神境界,这位在山上捡到了不传世功法,现在打遍天下无敌手……”
竹鱼只能一脸呆滞地点头,视线落在他们的画上,觉得这张好那张也好,都是自己达不到的水平。
于是,她摸索着适应着,投入比高三时期还要更多的努力,在这条看不清尽头的道路上走去。
喘息的间隅,她会透过窗看向树林,想一年前的自己肯定不会信,她居然能这样轻易地将带来安全感的道路弃置一旁,转而把视线投掷一片空荡而崎岖的山间小路,冒着浓雾前行。
可并不是一定要看些什么的。她似乎明白了折春说出这句话时内心的想法,并找到了她所谓“即使成为工作也能保持热情”的事。
在她离开一年后。
-
竹鱼习惯性登录微博小号,在私信打下:折春姐姐,我学会自行车了……
想起来自己的人设是努力学习的高中生,她又添了句:最近月考退步了几名,压力好大。
上完课从教学楼出来时,竹鱼摸出手机,折春已经回复了。
折春:太棒了,等你高考结束后就可以考驾照了。
折春:加油,下次一定能考好的。
她翻了半天,找到一张可爱的表情包发过去。
这是脱离她计划外的事。
那次折春被黑时发送的安慰被回复后,竹鱼便没再在意,可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粉丝列表里多了折春,她还发来消息问:妹妹,介意我关注你吗?
竹鱼试探:为什么?我只是一个粉丝而已……
折春却回:可是现在没有人支持我,你对我来说很重要。
她一心软,回:好吧。
又补充:我学习很忙的,只有晚上能上线。
折春偶尔会点赞她的微博,也会在过节时发一些祝福语过来。竹鱼每次想忽略处理,脑海中却又显出折春落寞垂下的眉眼,卷起轻愁,美得像画一样,却让她心角都塌下一块。
一来二去,这种联系方式就成了习惯。
竹鱼问过:折春姐姐,你还会回来吗?我还想听你唱歌。
在预想中,折春会予以肯定的答复。在有自信时,她的尾音会上调一些,偶尔语调甚至显得有些轻佻。但杏眼中泄出的光芒又那样让人移不开眼。
可折春却回:还不清楚……我好像写不出歌了。
竹鱼忙问:为什么?
她回:我写出一段,就会觉得和别人的歌曲相像,然后再删掉。等到终于避开脑海中的所有旋律,写出了似乎是自己的东西时,却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表达的……
她意识到这样的倾诉或许会对一个高中生产生负担,连忙发:对不起,我有点激动。
竹鱼看了一遍又一遍,心脏却钝钝地疼起来。
她回:我懂。
可对面却再也没有回复。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三更)
红日初升,向狭小的房间内洒下一点亮光。
竹鱼摁灭震动了一声的手机闹钟,用手腕上的黑皮筋轻巧地扎了个马尾,洗漱后叼着烤得有些焦的面包片坐到工作桌前浏览邮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