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這樣。
可對於管家來說,男女的低語、床榻邊的一片水、小娘子揚灑在地的全身里外的衣裳,還有那半刻都未歇的鈴鐺聲……
尤其那鈴鐺聲!一顫一顫!一顫一顫!那就是宣告他家世子失去了清白的號角!
不能經受此等大痛的老人捂著心口,在樹底下孤零零坐了好一會兒,沒等到有人出來,卻等到了第二坨落到了他帕頭上的鳥糞。
他憤而起身,滿面沉重地踢踢踏踏回了屋。
這可怎麼辦?
世子身邊常年沒有正經長輩,這些事都沒人教過他,他又對阿柿百縱千隨,這會兒,還不是小娘子說怎麼樣就怎樣。要是他被哄得魯莽行事、不知節制,會不會傷到身?要不要去弄些補湯?
一碗水端平的話,也得給阿柿補補。
可這都夜裡了,也沒提前備上,去哪兒找些珍貴的好東西回來?
他可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發突然,便有些慌了手腳。
其實,論理,長安、東都同世子年紀相當的富貴小郎君,荒唐些的早就滾在娘子們的錦繡堆中、不知沾了多少膩香紅粉,便是家教嚴些的,也多是由家中主母挑了安分的進房教導侍奉,怕他們在外學了不三不四的、反而亂了性子。
可他所侍奉的陸家這支卻不同。
他們都是認準了小娘子便要求娶回來、接著便一門心思只與她恩愛,從未有過此時這種什麼名分禮節都沒有、就被翻紅浪著胡來的。
便只說陸雲門的父親、燕郡王陸晴山。
雖然外人提他家世時,稱得都是河東陸氏,他的名字如今也的確落在河東陸氏名下,可他其實同這延綿千年的名門望族並無關係。
他出身「河西陸家」。
一字之差,雲泥之別。
甚至,「河西陸氏」不過是百年前一群因戰亂避到了那裡的姓陸的人,在聽說了河東陸氏的名頭後,便照著他們、給自己也起了個招搖撞騙的「河西陸氏」。
這些,河東陸氏那樣的頂級門閥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他們看那所謂的「河西陸氏」,便如人看地上蟻,就算原本爬著的螞蟻學起了豎著走的人,終究也只是蟲子罷了。
可後來,陸晴山的祖父、也就是陸雲門的曾祖父,在竭力助太宗登位、得封世襲郡王后,死厚著臉皮千般求、萬般求,竟真的讓太宗出言提點了河東陸家,將「河西陸家」遷並了進去。
但即便如此,河東陸家沒人願意跟他們通婚、其餘正統世家的人對他們更是瞧不上,所以,縱然有了世襲的郡王位、也的確被並進了河東陸家,可在門閥眼中,陸晴山這家人仍都是泥腿子。
年少的陸晴山倒是樂得自在。
他當時最嚮往的就是以後做個閒散郡王,每天跟兄弟們鬥雞遛狗、蹴鞠騎馬,若是手下的人多了,還可以順便在長安稱個霸。至於是河東還是河西、門閥對他怎麼看,他一點也不在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