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德微微點頭,朗聲道:「既如此,便依丞相所言辦理。」
「眾愛卿若再無其他事務,那便退朝吧。」李承德話落,正欲開口道出「安王留下」,卻見太師不疾不徐地邁出隊列。
「陛下,臣有本要奏。」王平提高了聲調。
李承德對這位授業恩師向來敬重有加,當下溫和說道:「太師但說無妨。」
王平沉聲道:「陛下,為使國家廣納賢才,不使任何一位有能之士被埋沒,臣斗膽提議,可否准許女子參與科舉?」
此語甫出,大殿之內頓時一片喧譁。
諸多朝臣紛紛出言反對,「女子天生之責在於相夫教子,如何能夠參與科舉?此議實不可行。」
「誠然,女子拋頭露面登上朝堂,從古至今從未有過這般先例,實乃有違常理。」
「女子受諸多限制,於朝堂之上難施拳腳,其天地應在宅門之內,操持家務方為正途。」
「……」
然亦有朝臣極力擁護:「我等此前竟未慮及此等視角,太師此提議仿若撥雲見日,令人耳目一新。」
「此策確能確保人才無遺,使有能之人皆得施展抱負之所。」
「正是,雖說往昔並無此等成例,但萬事皆需勇於開創方可進取,若我等一味因循守舊,僅拘囿於過往陳規,國家之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
江英靜聽著新一輪激烈的辯論,美眸之中仿若有幽波暗涌,心下暗自思忖,自己精心搭建的這方「戲台」總算是鳴鑼開唱了,且看這一眾「演員」各展身手,倒也頗具幾分精彩。
李承德的目光穿越層層人群,徑直投向江英,只見她那長而卷翹的睫毛如蝶翼般輕垂,恰到好處地遮蔽了眼眸中的神色,教人難以窺探其中一絲端倪。
今安此刻究竟在思量些什麼?如此別出心裁的提議橫空出世,竟都無法撩撥起他的一絲興致麼?
這情形難免讓李承德心中的好奇如野草般瘋長,究竟是何等要事,竟能使今安陷入這般深沉的思索,以至於從開朝直至此刻,都未曾給予他哪怕一次正面的凝視。
第35章 修羅場
「安王殿下對此提議有何高見?」
李承德霍然開口,打破了殿內激烈的爭論,一時間,眾人皆噤若寒蟬,紛紛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江英。
江英見此情形,這才不緊不慢地將視線移至李承德身上,她姿態優雅地輕拍了拍衣衫上本不存在的塵埃,款步而出,一雙清眸淡淡地從眾人面龐上掃過,啟唇道:「臣以為此提議可行。」
眾人皆翹首以盼,只等她後續的長篇大論,卻未料到,她竟徑直走回了原位。
僅僅這簡短的一句話,便再無下文?
在場諸人,包括李承德在內,皆面露愕然之色。
然此刻江英已歸位,李承德也不好再作苛求,畢竟他心底也並非真要為難江英,不過是想引得江英對他多些關注罷了。
李承德目光游移,終是落在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身上,在李雲錦與李雲驍之間來回審視,最終定在了李雲驍處,問道:「瑞王意下如何?」
李雲錦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凌厲之色,卻又轉瞬即逝。
李雲驍則神色坦然,毫無意外之感,朗聲道:「兒臣亦覺此提議可行。」今安既覺可行,他自當與他站於同側。
況且拋開這一層,他本就不輕視女子,對於自己的姑姑,無論是其能力還是其他方面,他皆頗為認可,只可惜姑姑身為女子,多受束縛,空有一身才華卻難以盡情施展。
李承德繼而望向李雲錦,道:「太子以為怎樣?」
李雲錦和聲說道:「兒臣同樣認為此提議可行。治國安邦,當廣納賢才,若有能者,不應受男女性別所限。」想來今安的想法大抵與他相同,李雲錦這般思量著,同時用餘光悄悄瞥了一眼江英。
太子與瑞王向為敵手,在朝政見解上極少達成一致,多處於對立之態,如今竟能這般順遂地統一意見,實令在場眾人皆大感意外。
不論是先前反對者還是贊成者,皆不由私下裡交頭接耳起來。
即便是身為帝王的李承德,亦頗感驚詫,微微眨了眨雙眸,道:「你二人今日倒是難得地和睦了一回。」
李承德未再問詢他人,一時間眾人皆矚目於他,靜待陛下定奪。
許久之後,方聞李承德之言:「朕准了,此事便交由禮部負責施行,切不可影響此次春闈。」
禮部尚書趕忙應諾。
李承德繼而開口道:「退朝吧。」
其話音剛落,便起身在眾人的簇擁之下離去。
此處沒了陛下的威嚴籠罩,眾人頓感沒了拘束,朝堂之上旋即又恢復了熱鬧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