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廠長在廠里的勢力,幾乎被連根拔起,中層幹部幾乎大換血,整個廠子的風氣為之一新,管理也變得嚴格起來。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通告在宣傳欄里貼出來,所有的職工都深深感受到了這股風暴正切實地發生在自已的身上,誰還有心思管什麼桃色新聞啊,擔心自已保不保得住飯碗還來不及呢!
不過對於底層的工人來說,他們還是能感覺得到,新廠長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實都是對他們有好處的。
雖然管理嚴格了,他們就不能再偷懶摸魚,但工作效率上去了,打掉了廠里的蛀蟲,工廠的經濟效益變好,他們的獎金收入肯定會肉眼可見地提高。
對普通工人來說,有什麼比得上切切實實的收入重要呢!
於是便都開始擁護起新廠長來。
宋晞藍的工作進展也很不錯。
兩款新產品都已經研發完成,只差最後確定下來,然後由車間正式生產一批樣品出來,就可以帶過去參加秋交會了。
在最後這個階段,李科長一改之前的漠不關心,主動地關注起宋晞藍的研發進度來,還安排人給她幫忙,連最後的產品確定會,還是他主持召開的。
大概是因為他的後台副廠長落馬了,他在廠里再沒有了靠山,只好積極表現的緣故吧!
只是這麼一來,這兩個新產品的功勞,就全都到了他頭上了。
按正常來說,廠里要開發新產品,肯定是技術科科長牽頭,最後成果出來,主要功勞當然也是科長的。
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啊,從頭到尾,完全就是宋晞藍自已獨立自主做出來的,科長也就是最後說了幾句話而已,就這樣把全部的功勞都攬了去,這臉未免也太大了。
只是廠長既沒有提出要論功行賞,這兩個產品最後在秋交會上的表現也還不知道會怎麼樣,所以宋晞藍並沒有說什麼,只冷眼看著李科長如同跳樑小丑般上躥下跳。
產品確定下來之後,就要交給車間生產正式的樣品了。
這些技術上的問題,原本都是宋晞藍在跟進,本來也應該是她去跟車間主任和技術工人交接,順便指導生產的。
但李科長不是要搶功嘛,他就沒讓宋晞藍去,而是讓宋晞藍把技術材料都交給他:「小宋啊,前段時間你工作辛苦了,這兩天就好好休息一下,車間生產的事,就不用你管了。」
宋晞藍還能不知道李科長的意思嗎?
只是鄧芷瑜剛剛打電話給她,告訴她那邊飲料廠的機器已經安裝好了,就等著她過去進行技術指導,要開始準備試生產了呢!
都是試生產,對她來說,當然是飲料廠那邊更重要。
她順勢就向李科長請了幾天假,準備過去飲料廠那邊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