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的工廠一般也看不上。
但宋晞藍卻看上了這些設計,跟張教授商量,看能不能推薦幾個有水平的,她直接把這個專利買下來,然後自已再進行改進之後,用來投入生產。
比自已從頭開始研發要節省很多時間。
不過,宋晞藍找張教授,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她想要跟系裡合作,辦一個食品科學研究所。
她有這個念頭已經很久了,她不想再進別的工廠當技術員,做什麼不做什麼都要聽人安排,也不太想自已開廠,管理整個工廠勞心勞力。
她其實最想要的,是有一個可以讓她安得下心的環境,安安靜靜地做研究,搞科研。
她之前跟江承霄提過這個想法之後,他十分豪爽地表示,這還不容易,他掏錢給她弄個實驗室,配齊了各種設備,那不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嗎?
不過真正落到實處,要考慮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宋晞藍之所以找學校合作,一來是看上了理工大學這塊金字招牌,打著理工大學的名號研發出來的產品,到時候想要把技術賣出去也容易得多。
二來當然是看上學校的技術力量了,光靠她自已一個人,能做出什麼來呢。
當然這對學校也是有好處的,每年有那麼多的本科生、研究生要做論文,做出來的成果,掛靠在研究所,能賣出去的話,就有了一個好去處,也能為學校創收。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合作協議。
學校食品工程學院這邊的領導十分給力,竟然給這個合作項目爭取到了一小塊地皮,宋晞藍這邊出資,蓋了一棟三層的小樓,配備了實驗室和辦公室,京市理工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便掛牌成立了。
宋晞藍為了這些事兒,忙得人都瘦了一圈。
每天到處跑,要不是搭乘公共汽車,要不就是打計程車。
公共汽車要等,有時候還會很擠,計程車也不是想打就能打得到的。
江承霄本來說,想給她買一輛車,再請個司機,每天陪著她出門。
宋晞藍有些心動,但仔細想想,又有點接受不了這種資產階級的享樂行為。
就連江承霄自已都沒專門找個司機幫他開車呢。
她還是決定要自已學會開車。
找了個難得大家都有空的周末,江承霄開車帶她去郊外找了一片空地,開始教她學習開車。
理論知識是在家裡早就學了個滾瓜爛熟的,也曾經拿個大小合適的鍋蓋,在手裡當成方向盤裝模作樣地擺弄過。
不過真的上手實操,宋晞藍還是緊張得很,十分擔心那車子開出去,萬一要是剎不住,撞上了什麼東西可怎麼辦。
江承霄見她實在緊張,索性便把駕駛位的座椅往後調到盡頭,空出前邊的位置讓她坐進來,一手握著她的手,放在方向盤上,另一隻手搭在她的腰上:「我就在這兒,你可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