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明天要帶去給杜夫子的,我特地去縣裡打聽過了,入學拜師要送『束脩六禮』,明天早上臨出門前再摘一把芹菜就夠六禮了。」
一個嬸子驚呼,「堂平娘,你真的要送堂平去念書?」
念書可不便宜,一年束脩就得一兩銀子,這還不包括筆墨紙硯以及逢年過節給夫子送禮的花銷。
莊戶人家想要供一個讀書人那真的是全家勒緊褲腰帶才能勉強供得上。
他們村只有五個孩子上學,其中兩個是村長家的孫子,一個是杜夫子的兒子,還有兩個是村裡的兩戶條件比較好的人家,每一家都有七八個壯勞力。
之前聽洛箏說要送兒子去讀書,他們還以為這是她討要銀子的藉口,沒想到她是來真格的。
洛箏點頭,「那是自然,平哥兒難得有想要做的事兒,我這個當娘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然要儘量滿足他。
我也不求他將來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只想著他能讀個兩三年識幾個字不做那睜眼瞎也是好的。」
緊接著,洛箏又從背簍里拿出兩本書一支毛筆、一方硯台和一塊墨,兩本書分別是《百家姓》和《千字文》,跟之前買的《三字經》合一起就是三百千。
眾人又是一陣驚呼,「天老爺啊,這麼貴的書一買就是兩本,我聽禾苗娘說那什麼《三字經》薄薄一本就得三百文,這本這麼厚,怎麼照也得四五百文一本吧。」說話之人指著《千字文》咋舌。
另一個人接著道,「竟然還買了死貴死貴的筆墨紙硯,不得了,咱們村又要多一個讀書人了。」
喬堂平挺起胸膛,「一共三本書,前段時間娘親給我買了《三字經》。」
喬堂平的話惹得眾人又是一陣陣驚呼,「堂平娘,你也太慣著孩子了,這些書買一本就行了,如果能學得下去,等學到了再買下一本。」
還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學得下去呢,搞不好一本沒學完就學不下去了,那不是浪費了麼。
這三本書怎麼說也得一兩銀子,那些筆墨紙硯看著也不便宜至少也得幾百蚊,再加上拜師禮搞不好又是一兩銀子,再加上一年的束脩又是一兩銀子。
好傢夥,昨天剛要回來的四兩銀子,轉眼間就花了三兩,這個花錢的速度比騎馬還快啊。
還沒吃晚飯,洛箏敗家娘們兒的名聲就傳出去了,昨天因為她要回了四兩銀子心裡不得勁兒的人頓時就覺得平和了。
因為她家孤兒寡母,窺視那四兩銀子的人也都歇了心思。
想跟她套近乎的又默默遠離她,生怕她以後會跟他們借錢,畢竟家裡多了個讀書人以後就只剩下吃糠咽菜的份了。
第二天,洛箏帶著喬堂平,提上六禮去找了杜夫子,杜夫子今年三十有二,是一名秀才,家裡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杜夫子原是鎮子上的人,後來因為家中父母接連生病花光了積蓄還買了宅子,父母病逝後,他就拖家帶口搬到上喬村。
洛箏說明來意後,杜夫子點了點頭,收下拜師禮、喝了拜師茶讓喬堂平明天來上課。
他對喬堂平並不陌生,這是他搬到鄉下幾年來遇到唯一一個這麼喜歡讀書的農家子。
他也默默觀察了喬堂平好一陣子,發現他不僅聰明而且非常努力上進,了解到喬堂平家的情況時杜夫子還有些遺憾,對他來偷聽課的事兒只當做不知。
沒想到這個婦人竟然這般有魄力,前腳剛要回了銀子,後腳就送兒子來念書。
沒錯,洛箏敗家娘們兒的名聲也傳到了杜夫子的耳中,跟其他人不同,杜夫人對洛箏這種做法稱讚不已。
聽說洛箏將喬堂平送去私塾後,林雪打壞了一隻碗,她不知道事情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明明她才是重獲新生的人,為什麼她家名聲掃地而林新月家卻欣欣向榮?
不行,不能這樣,絕對不能這樣,她是老天爺賜福之人,是應該越過越好的人。
第154章 慫恿再嫁的閨蜜12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喬堂平那個小崽子聰明得很,上輩子喬長松舉家搬去縣裡的第六年那個小崽子就考上了秀才。
當時那喬長松帶著全家回來祭祖,村長和村老們無不巴結,當真是風光無限。
那天,她悄悄躲在暗處看著這個熱鬧的場面艷羨不已。
那天,喬長松看到了狼狽的她,非但不嫌棄還讓人給她拿了個白面饅頭。
她當時因為忤逆了喬老娘被那個老虔婆罰兩天不准吃飯,那個白面饅頭平復了她肚子裡的灼燒感,那個白面饅頭是她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白面饅頭。
那天,看著卑躬屈膝的喬大牛,又看了看儀表堂堂的喬長松,林雪的心砰砰砰亂跳,比她情竇初開的時候還要猛烈,她不可抑制地喜歡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