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老娘罵人的話頓時堵在喉嚨里,看著頭身分離的老母雞,又想到即將要相看的大孫子,喬老娘猛捶胸口好幾下才喘過氣了。
指著洛箏的手抖個不停,「你,你,你……」
洛箏,「什麼?娘,你還要給我們殺只鴨?不用了,不用了,咱們就幾個人吃不了這麼多。
堂平、麥子還不快謝謝你們外公外婆,看他們多疼你們啊。」
第157章 慫恿再嫁的閨蜜15
「嗝,老母雞太好吃了,要是每次去看外公外婆都能吃老母雞就好了,嗝!」
麥子腆著小肚子不時打一個嗝,後來被外公外婆掃地出門也不覺得難過。
喬堂平,「想的美,有這一次就不錯了。」
舅媽他們回來看到少了一隻老母雞怕得把屋頂都給掀了,以後他們在去外公外婆家,他們估計連廚房都不給娘親進了,這樣也好,省得他們總是使喚娘親。
麥子,「嘿嘿……」反正這次也吃夠本了。
想到娘親憑著一籃子紅薯和一斤五花肉讓他們在外婆家吃了半斤肉和一隻雞,麥子又忍不住嘿嘿傻樂。
洛箏拿著空空如也的籃子,帶著一雙兒女愜意地走在路上就當飯後消食了。
想到喬老娘把他們「請」出門時牙齒磨得咯吱響,她就忍俊不禁。
以後估計沒有這樣的好事兒了,這次也是碰巧了,老兩口是死要面子的人,鄰居們從旁哄抬又恰逢他們的大孫子準備相看,所以才不得不咬牙忍下這口氣。
嗯,她已經能想像到以後過節,她娘會派那個侄子來告訴她不用回去了。
走著走著麥子又打了一次嗝,母子三人對視一眼都哈哈大笑起來。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了,洛箏一家三口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生活。
喬堂平的年假並不多,過了初五就繼續去念書了。
有了村里幾個讀書娃的宣傳,村里人都知道喬堂平在私塾里時常得杜夫子誇獎,大家對洛箏更客氣了。
在農村能供一個讀書人不容易,哪怕只是上個三兩年,只要找到機會去鎮子和縣裡找一份工作那也是頂頂好的。
更何況喬堂平才去幾個月就頻頻得杜夫子誇獎,以前誰也沒得到過這樣的讚美。
他們私底下都在嘀咕,「怕咱們村要出個秀才咧。」
洛箏和麥子也繼續躲在家裡打絡子,跟著其他莊稼漢一起種莊稼。
之後果然如同她想的那樣,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喬老娘都會派一個孫子過來告訴洛箏不用回去了。
洛箏也樂得輕鬆,給了侄子滿滿一籃子紅薯就將人客客氣氣地送走。
今年的天氣跟去年截然不同,去年天氣乾旱,大傢伙兒天天挑水澆地,肩膀都脫了三層皮,今年剛過年,雨水就嘩啦啦只下,地都被淋得透透的,省去了不少功夫,當然也帶來了不少功夫。
雨水的充沛不僅讓莊稼長勢旺,野草更是瘋長,大傢伙兒一天裡有大半天時間是在地里度過的,手掌心的紅痕更是沒有消過。
突然,一個婦人開口道,「你們聽說了麼,顧將軍把達子趕回老家了。」
一個老婦人撇了撇嘴,「大頭娘,你怎麼知道?」大傢伙平時都在地里幹活,就她知道的多。
大頭娘享受著被人注視的感覺,聲音又大了幾分,「我家大柱昨個兒去鎮子上聽人說的啊,聽說縣裡都傳遍了。」
大柱就是三年前因為傷了手腳得以回來的人,喬長松死在戰場上的消息就是他帶回來的。
大頭娘話一出,其他人都不懷疑了,紛紛圍著她打聽更詳細的情況。
有人冒出一句,「也不知道咱們村能回來幾個人。」
剛才還興致高昂的人突然都沉默了,對啊,他們村當初每家每戶都要出一名壯丁,村子裡一共出去了三十一個人。
到目前為止已經八年多快九年了,只回了一個傷退伍的大柱,大柱回來後更是帶回了村子裡有五個人死在戰場上的消息。
老一輩的人也有經歷過服兵役的,基本是十不存一,一個村能有一兩個回來的就阿彌陀佛了,而且回來的也不一定是全須全尾的。
那段時間,村子裡夜夜聽到哭泣聲,除了原身,另外四戶人家都已經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d.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