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座是親王府的規制,占地三萬四千平方米,比睿王府還大一點;另一座是郡王府的規制。
這事也傳遍了前朝後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將來一個是親王,一個是郡王。
到底誰是親王誰是郡王,大家都各有各的看法。
梁帝剛開始命令工部修繕王府的時候,在朝堂後宮引起了軒然大波。隨著時間流逝,表面風平浪靜,水面下暗流涌動。
年節將至,下旨封王的時間也漸漸到來。
關於哪位皇子會被封為親王的事情再次被放到了明面上。
答案即將公布,不少官員在私下議論,上朝或者下朝時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
「十二皇子頗受陛下寵愛,陛下的意思已經不言而喻了。」
「誒,此言差矣,封王乃是大事,我聽聞十二皇子頑劣不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照你這麼說,十一皇子不也沒戲。兩位皇子同齡,經常混在一起,兩兄弟同進退,哪次闖禍十一皇子沒份。」
「也不知陛下在想什麼,這兩位皇子哪有親王的樣。」
「是啊,除了太子殿下一出宮便被封為睿親王,其他的皇子哪有這個殊榮,都是從郡王開始,在朝堂幾年立功之後才升上去的。」
至於立什麼功,立多大的功,那就是梁帝一句話的事情。
目前幾位皇子只有三位皇子有幸被封為親王過,其中一個還是已經被封為太子的五皇子。另外兩個分別是被封為翊親王的大皇子,因為是皇長子再加上有輔佐之意的封號,基本上確定是給下一任皇帝打工的。
被封為壽親王的三皇子,眾所周知,三皇子身體不好,除了壽數有礙,子嗣也很艱難,成親多年未有子嗣。梁帝對這個兒子的要求很低,活著就行,別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
其他皇子還在郡王位置上待著,想更上一層樓,還得看梁帝的意思。
梁帝命令工部修繕一座親王府的事,幾個皇子聽了心裡也不好受,不管是哪個弟弟有此殊榮,他們都不是很開心。他們是兄長,結果被弟弟壓在頭上,也不知道父皇是怎麼想的。
四皇子心裡更加複雜,他前頭兩個皇兄被封為親王,後面是被封為太子的五皇弟,就他夾在中間,著實有點尷尬。
現在眾人都在等著除夕宮宴,梁帝會在宴會上頒發旨意,每位皇子出宮開府皆是如此。
……
鳳儀宮,皇后寢宮。
逢五逢十的請安日。
品級低的妃嬪早早來到鳳儀宮等候,品級越高的越要壓軸出場。
原先正七品的常在、娘子也能來請安,隨著後宮人數的增加,每次請安皇后都覺得有點擠得慌,直接免了那些常在、娘子的請安。
「也不知道這十一皇子是親王還是郡王?哎呀,瞧我這話,麗妃妹妹這麼受寵,十一皇子肯定是親王啊。」
「齊妃姐姐說笑了,這陛下的意思,哪是我們能揣摩的,姐姐可別犯了忌諱才是。」
齊妃臉色一僵,哼了一聲,不開心的扭著手帕。
自從上次被麗妃懟哭後,覺得丟人丟大發的齊妃就跟麗妃槓上了。
一來二去,兩人每次請安都要掰頭幾下,路上遇見了也要互相嘲諷幾句,也算是互有輸贏。
她們兩人互懟已經是請安時的保留節目,其他妃嬪也就看個樂子並不參與。
第195章 這頂帽子真綠18
這次事關皇子封王的大事,膝下有皇子的自然關心,忍不住下場議論,沒有的也不妨礙她們看個熱鬧。
「這十二皇子生母早逝,陛下難免多憐惜幾分。」賢妃看了眼麗妃說道:「麗妃妹妹也不用多想,左右十一皇子跟十二皇子兄弟倆感情好,以後出宮兩人之間也有個照應。」
賢妃隨手挑撥一下,剛剛落入下風的齊妃立馬接話。
「誰說不是呢?這以後出了宮,十一皇子有十二皇子這個弟弟照顧,麗妃妹妹也能安心才是。」
麗妃也不生氣,親王也好,郡王也好,自家兒子平平安安的就好。她兒子不喜詩書,算帳倒是一把好手,遺傳了他們老季家的家學淵源,估計也與皇位絕緣了。
除非陛下瞎了。就算陛下瞎了,朝中大臣也不瞎。
果然她兒子是沒什麼希望了。
幸好她也沒抱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
麗妃的娘家是皇商季家,梁帝的錢袋子,兩個字有錢,當初梁帝能當上皇帝,季家的金錢也是出了大力的。
登上皇位後,梁帝就納了季家的女兒為妃,生下了十一皇子。
既然與皇位無緣,麗妃直接放養了孩子,由著他跟十二一起調皮搗蛋,到處闖禍。
「陛下也說了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兩個調皮搗蛋的,以後闖了禍還要仰仗幾位年長的哥哥幫忙收拾爛攤子,到時候真是麻煩十皇子和七皇子了。妹妹在這先謝過兩位姐姐。」
謝個屁,她們同意了嗎?
賢妃和齊妃臉都綠了。
這個麗妃好不要臉,居然想讓她們兒子給那兩個闖禍鬼收拾爛攤子。
兩人不接話,端著茶假裝沒聽見。
此時,來請安的各個妃嬪想起了這兩個皇子的德性,三天一小禍五天一大禍,常常氣的陛下怒火中燒,一時間也很疑惑,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
皇后出來後,面對的是沉默的請安現場。
「各位妹妹今日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