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懂得感恩紀老婆子高興,但是一家人嘛,還是不能太外道才是。
「知道啦!」紀長歌給紀老婆子捏著肩膀,「那些東西娘去看著給大家分一分,剩下的銀子兒子待會兒再給娘,這會兒人多眼雜的。」
村里人大都樸實,但是水至清則無魚,一個村兒總有那麼幾個心術不正之人。看到紀家有錢,萬一惦記上了。
家裡白天就只有狗剩兒和二丫兩個孩子,錢丟了不要緊,娃受傷了那就後悔也來不及了。
紀老婆子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點了點頭,拍了拍紀長歌的手,感嘆一聲,「我兒長大了。」
說完紀老婆子就風風火火跑了,那都可是好東西,萬一一個不差被小偷小摸的人給順走了,她要心疼死。
指揮著兒子們把東西搬到了她那屋,紀老婆子被一群老太太圍著,各種誇獎各種羨慕,紀老婆子笑的滿臉老褶子。
兒子考上秀才了,她們家總算是苦盡甘來了。
打發走了各種奉承的鄉里鄉親,紀老婆子也惦記著那些好東西呢,帶著孩子們進去分東西去了。
「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最近就辛苦一些,把被子、衣服都給趕製出來。」
她年紀大了眼睛花了,縫補衣服還行,但是做衣服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紀大嫂和紀二嫂哪裡會覺得辛苦,給紀老婆子和紀老頭做衣服做被子是應該的,這是她們做兒媳婦的孝順公公婆婆呢。
給自家丈夫孩子做衣服做被子也沒的說,那是親生的孩子和唯一的丈夫。
另外就是小叔子的了,這些東西都是小叔子買來的,小叔子還給她們買了銀簪子,小叔子也還沒媳婦兒,她們當嫂嫂的幫著做一下也無可厚非。
至於小麥,人家自己會針線活兒,用不上她們倆。小麥自己的衣服和被子製作完之後還能幫著她們做呢。
一家人得了東西都高興得很,紀長歌給了紀老婆子一個銀元寶,「這是剩下的銀子。」
「沒了?」紀老婆子狐疑地看著紀長歌,一個銀元寶五十兩銀子呢。這些東西值五十兩?
紀長歌努努嘴,「沒了,那不是還有一輛牛車呢嘛。那牛車是我買的,不是我租的。」
對於農民來說田地才是最重要的,這幾個月家裡人忙著挖葛根,采草藥,支攤子,家裡的田地都沒怎麼管。
有了這個牛車,幹活兒就方便多了。
紀長歌準備把他從張老爺那裡坑來的地契拿出一部分轉到紀老頭名下,家裡有地才心不慌嘛。
剩下的地他準備賣了,他在張老爺跟前用的是張秉承的名字,這地他不好直接轉到他名下。
所以還是直接賣了,然後用賣地的錢去京城買個莊子。
紀長歌以後是要留在京城的,所以萬提早在京城置辦家產才行。
銀子放著又不下崽兒,置辦成莊子才能錢生錢。
做生意也行,但是紀長歌沒那個閒時間,他以後可是要忠心耿耿幫皇上解決問題的。
紀家辦了酒席之後紀長歌就提出要去遊學了,他現在才十六歲,年紀還小,短時間內高中狀元也不會被重用,年紀在這兒放著呢,看起來沒說服力啊。
第297章 給「愛吃水果的劍客」加更
對於遊學什麼的,紀家人也不懂,但是紀長歌說了這樣能提高見識,紀家人便也不反對了。
走是一時半會兒不會走的,因為紀長歌發現小麥最近有些不對勁,她時不時就發呆傻笑,一看就是發春了。
倒也不是紀長歌不願意讓小麥找對象,這年頭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要是真跟哪家的後生看對眼了,男方就應該來提親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不清不楚的。
萬一被別人發現,吃虧的肯定是小麥,而不是男方。
紀長歌說先不走了,遊學遊學肯定先要做做準備,不然走丟了哭都沒處哭。
在家的日子裡,紀長歌經常暗地裡偷窺小麥,最後還真被他發現了。
小麥這個傻丫頭,竟然跟郭寡婦的兒子搞在一起了。
郭寡婦自己就不守婦道,男人死了,你要不就去帶著兒子改嫁,要不就安安穩穩地在婆家守寡。
又想立貞節牌坊,又跟周邊的男人都不清不楚的。
時不時就有男人摸黑進了他家的門,然後又大半夜又偷偷離開。
因為郭寡婦家離後山近,沒被捉姦在床,郭寡婦就哭訴說大家欺負他們孤兒寡母,被人「冤枉」了之後少不了要咬下對方一塊肉,不賠償她就要撞死在對方家的門口。
久而久之沒人敢說郭寡婦不守婦道了,躲她家都來不及呢。
戀愛中的小姑娘,要是一上去就跟人說你那個對象怎麼這麼垃圾不靠譜,小姑娘肯定犯倔不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