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說,邵北就是個小縣城,離辰谿縣也就一百多里路,走個三四天就到了,只要明後日就知道戰況是否為真。
第二日,城內一切如常,林夏便去糧店買糧,的確如店小二所言,糧店不缺糧食,不限購,就是對普通百姓來說,快買不起了。
其實湘州去年受災影響是最小的一批,這裡勉強可以一年三熟,不過往年只種兩季水稻,畢竟人力有限土地肥力也有限,去年看天象不好,就種了三季,晚稻被暴雨毀了,前兩季只稍受影響,不過也能達到往年收成的七八成。
照理來說,省著點吃,湘州百姓不至於在大雪時死那麼多人,甚至很多村子都全軍覆沒,還不是朝廷多加賦稅,強征暴征,要知道凍死除了因為保暖措施不夠,還因為食物不豐,身體沒有過冬的能量所導致。
這時候,論擁有一個好官的重要性。
同樣是聽店小二說,嶺州不僅沒強征賦稅,還輕徭薄賦,大雪封城時更是積極救濟難民,
致使很多人在大雪消融時忍著饑寒偷渡到嶺州得到救助,更加堅定林夏趕往嶺州的決心。
第31章 亂世逃荒29
在辰谿縣的第三天,今日城門關閉不讓進出。
林夏一打聽,才知是流民軍被打散,一小股流民到達辰溪。
第四日。
城門正常通行,唯獨身份檢查變得更加嚴格,有問題一律禁止通行。
原來是流民與縣城隔水相望,等待大半天,城內一點反應也沒,找不到任何進城機會,於是大批流民離開,只剩小部分不死心地在外徘徊。
辰谿縣令一看對方不足為慮,直接通知打開南門以外的其餘三門,百姓正常生活。
第五日。
天空陰雨綿綿,城外流民又減少一半,南門同開,出城百姓寥寥無幾,進城農民卻數不勝數,原是那些人無糧可食,在附近劫掠村子。
這日晚。
林夏盤算需要在辰溪住多久時,不小心聽見隔壁傳來動靜。
這客棧什麼都好,就是用木頭建造,不隔音。
比如她現在貼近隔壁房間就能聽個大概。
林夏注意隔壁還是因為他們是昨日住進來的,有好幾個大男人經常進進出出,於是格外注意了幾分。
正巧,隔壁開始談話。
對方屋內傳來一道壓低的男聲。
「李千總,這辰溪還真是狗大戶多,可是這裡易守難攻,城內人數眾多,完全沒機會,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沉默
「我們還有多少人在?」李千總語氣凝重地問。
「上面長官都被殺,有五千人被捕,其餘人逃散,目前在這兒,只能聚集一千多人。」
「可是大家都沒糧食了,搶了附近些村子也不過夠吃三日。」房裡第三個人說。「這不是可持久之計,要不我們還是解散去嶺州吧,聽說麗江在無人的山裡有大船免費搭人過河。」
第二人急忙反駁:「你小子還想當個靠天吃飯的農民,隨便一場乾旱,一場大雨就賣兒鬻女嗎?」
「但是我們本來就是種地的,聽說嶺州長官清廉,歷年天氣也好,當個農民怎麼不好?」聲音裡帶著氣憤。
「我可不願意再過那種日子,這狗朝廷不仁,我們早晚推翻了它自己做主。」
「好了,你們倆別爭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目前條件確實艱險,人數甚少,再起事困難。」那位李千總說。
沉默一會又說:「之後有兩條路可選,第一就地解散隊伍,去嶺州也好,京都也罷,自尋出路;第二就是去鈹州投奔義安軍,義安王宋大帥聲勢浩大,一呼百應,目前人數達五萬之重,我們帶人加入不虧。」
「我同意,就去鈹州,沿途再招攬流民,義安軍肯定歡迎。」第二人迫不及待表態。
「可是......」第三人有些猶豫。
「我也同意去鈹州,就這樣決定了。」李千總拍桌決定,享受過人上人的滋味,哪還甘心回到受人欺凌的最底層呢。
三人接下來討論的就是之後如何如何走能避開官兵,然後表示趕早不趕遲,明日一早買上糧食就出發。
林夏不再偷聽,之前忘記向店小二打聽北方情況如何,原來現在已經有這麼龐大的起義軍隊伍了。
只要對方把作亂的隊伍帶離湘州,接下來就可以繼續前往嶺州,聽消息,嶺州還在源源不斷地接收百姓,多半是男女主的吩咐,就是不知男女主隊伍是哪支,有沒有正式入場。
之後林夏又在辰溪停留三天,買好物資,出城一看路上只有正常的難民存在。=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0_b/bjZfz.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