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2 / 2)

學堂諮詢人數最多,林夏幾人先來到人數最少的女院。

經過介紹,林夏了解到女院年齡限制在10歲以上,都要交學費。

有各個專業可選,一次只能學習一個專業,全是實用技能。比如織布、刺繡這類常用專業,還有化妝師、接生婆、婦科大夫這種稀有專業。

說是書院,其實更像是技校,這些專業分了兩種學制,一種是一年制的,一種是三年制的。

跟現代的學校一樣,一年分兩期,有寒暑假,一期學費1兩銀子,住校費100文,生活費自備。

這個學費其實挺低的,之前交人頭稅,只要滿16歲,一人一年就得交5兩的人頭稅,現在省下一大筆支出,學技術綽綽有餘。

現在不交人頭稅,書院食堂有補助,吃飯比外面便宜一半,平時生活節約些,勒緊褲子都是能來學習的。

至於那些生活實在困苦又想來學習的人,可以向學院申請助學崗位。

總之,只要有心,就能學到技術。

學成之後,可以在縣城做工,城裡新開一批店鋪,重點招收女員工。

林夏了解完,心裡大致有了想法,農田回去就租出去,至於報哪個專業還需仔細斟酌,她想學醫,又想學刺繡,可惜這兩個專業都是三年制的。

在她思考的空檔,齊家兩媳婦也心動了。

她們也想學技術,事關己身利益,她們爭得面紅耳赤,爭到最後決定先去看看學堂再說。

大家來到學堂,發現人數變得更多了,他們擠在一旁聽著工作人員大聲地介紹。

學堂就是正經讀書的地方,唯一與私塾不同的是,不分男女,年齡限制在25歲以下,並不是昨日村長說的只招小孩。

總共分兩個年齡階段。

第一個是6至12歲,4年學制,免學費、住宿費,但不免生活費;

第二個是13至25歲,2年學制,費用同女院。之後讀完會分發兩個證——畢業證和學位證。

畢業證是讀完就有,學位證需要考核,達到一定成績才頒。

林夏腦子裡浮現王昭昭的臉,這事一看就有王昭昭的參與,同為穿越者,怎麼差距那麼大?她在底層掙扎生存,人家在上層揮斥方遒。

思緒跑偏片刻,她回過神繼續聽人介紹,眼前的現實才是生活,況且她受到好處了,不能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分院讀完之後,想繼續深造的話,只有拿到雙證的學生能到府城就讀,府城書院是6年學制,據說在府城就讀6年時間,最後拿到雙證的學生能夠當官,不論男女!

林夏最開始以為學堂只招收12歲以下的小孩,原來大人也能去,當即決定暫不學醫,先去上兩年學,後面再決定是學醫還是繼續讀書。

林夏下好決定,齊家也下完決定,她們一致同意送三個小孩去讀書。

最後去的是男院,男院跟女院相似,除了專業不同,選擇面比女院更廣,其他沒什麼不同。

沒辦法,這是個男權社會,工作選擇就是比女子多。

最終,只有林夏和三小孩報名學堂,其餘大人都沒報名學技術,他們家底子薄,手上銀子不多,三小孩讀書還要生活費,而他們去申請助學崗位似乎申請不下來,他們家有好幾個勞動力,還有田,不屬於窮人範疇。

能申請助學崗位的是那種比他們還窮的難民或是本地百姓,其實林夏是能申請的,誰叫她是單身一人的難民,但她不想,她不想打工讀書,又不是沒錢。

本地農戶不全是五里坳那種條件的,很多本地人同樣家貧。

他們的賺錢方式有限,一是賣糧食,二是賣甘蔗。

紅糖在其他州縣貴如天際,在原產地卻十分低廉,所以賺到的錢有限。

本地農民就靠這兩項交稅,每年剩不下什麼余錢,有些人還生病吃藥,命苦的,搞到最後田都賣了,混的不如新來的難民。

像是齊家,第一年開荒,產量夠自己吃就不錯了,想賺錢是萬萬做不到的,所以齊家大人想報名但是用理智壓制住行動,決定今年先種田,同時還要開荒種甘蔗,時間緊任務重,又缺錢又缺人。

這兩年天災不斷,今年北方又又乾旱了,全國都缺糧,糧價居高不下,只要他們種上一年,加上三年免稅,之後賣糧食賣甘蔗肯定有錢去學技術。

兩家人很快定下之後的發展,此時距離正式開學,還有半個月,這半個月時間都可以過來報名。

這個書院是附近幾所縣城唯一的分院,有很多村子沒得到消息,或是剛得到消息,正在陸陸續續趕來的路上,她們村是第一批得到的消息,所以時間非常充裕,中途有想法隨時可以再來。

第38章 亂世逃荒36

八人走出書院,時間還早,秉著來都來了,大家決定逛街去。

走累了找個茶鋪坐下,點碗1文錢的粗茶,正在此時,隔壁桌傳來高談闊論的聲音,吸引了林夏的注意力。=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0_b/bjZfz.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後娘難當:我靠養崽洗白了 臥底我拿下教主 八零好孕肥妻,被兇悍村霸寵成寶 倒春寒 (1v1,偷窥,利用,炮友转正) 畫個詛咒,統治宇宙 重生之嫁紈絝 一睜眼,成了七個崽子的惡毒後娘 回歸八零再就業 五零香江豪門生存法則 這個影帝看著不像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