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百歲及笄這天,一大早錢府府門大開,院子裡又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劉公公又在宣讀聖旨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宣王年已弱冠,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茲聞;樂平縣主溫良敦厚、才貌雙全,
與宣王堪稱天造地設,朕甚悅之,特將汝(錢百歲)許配宣王為正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布告中外。
「臣女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百歲恭敬的接過聖旨。
除了百歲,祖父爹爹和娘親都是一副震驚不已的樣子,而後擔悠,只小廝丫鬟倒是歡喜
待安頓好劉公公,及笄禮便開始了
百歲今日一身打扮得很莊重,她穿著圓襟淺紫撒虞美人花織綿褙子,水紅鑲邊長褶蝴蝶裙,梳著流雲髻!
知府夫人云氏,上前細心的給她戴上那支赤金蝴蝶金簪,簪尾垂下幾顆珍珠,隨風微微晃動,越發顯得小姑娘楚楚動人
小花廳一共十桌宴席,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座無虛席,談笑有風聲,直至賓主盡歡。
晚間待宴席結束,送完賓客,百歲就被祖父叫到了書房。
今日賜婚聖旨來的太突然,錢懷遠卻觀孫女並不意外,便問道「這門婚事你可是自願的」
百歲……難道還能拒絕?她腦袋上的頭頭怕是不夠砍,便認真的回答「王爺人很好,孫女兒自是願意的」
錢懷遠看孫女,神情不似作假便招招手,讓她出去了,百歲回到閨房,發現于氏正在等她,便跑過去抱著親娘的手。
于氏自從聽了聖旨,今日一天都很擔心女兒,細細的問了百歲很多,
待看到百歲把宣王送的一堆的禮物,拿出來以後,于氏見件件都是難得的寶物,可見宣王對女兒的情意,終是放了心。
半夜,長命在腦海里叫醒了百歲,百歲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看見面前的宣王,正含情脈脈的望著她,劍眉星目,嘴角含笑
眼中一亮,伸出一雙白晢的柔荑勾住他的脖子,猛的往下一拉,親了上去
小姑娘突如其來的親親,像暴風雨般的讓夏燕措手不及,
隨即便反客為主,他無師自通地撬開她的貝齒,淺嘗即止,夏燕拿被子把百歲裹緊
他的小姑娘還未嫁給他,不能讓她閨譽有損,兩人就這麼深情對望,月色下似一對神仙眷侶……
良久,他抬起她紅撲撲的小臉,唇落於她的額頭,眼睛,鼻尖,然後把小姑娘連人帶被抱進懷裡
從袖中拿出一支鑲嵌珍珠的碧玉簪子,輕輕戴在小姑娘頭髮中「卿卿,這是本王送你的及笄禮」
小姑娘立馬眉眼彎彎說道「謝謝王爺」「信中不是說後日回來」
夏燕摸了摸鼻子,想起路上換了三匹快馬,他怎麼捨得錯過小姑娘的及笄禮!
兩人十指相握,靜靜享受這一刻的溫情,慢慢的小姑娘睡著了,夏燕的手指輕輕梳過她的髮絲,多日的思念終於得到滿足
之後百歲就開始了安心待嫁,宣王則忙著推廣紅薯,夜裡便來小姑娘這裡偷香竊玉,情到濃時
夏燕感覺渾身熱氣上涌,每每都臨陣脫逃,泡在沐桶里才能壓下心頭的燥熱。惹的小姑娘沒心沒肺的哈哈大笑
夏燕羞惱交加,一個勁兒說她是個壞丫頭
然後又每日忍不住爬牆,這天宣王剛爬上牆,被錢博文逮了個正著,鬍子都氣的飛起來「王爺這非君子所為」
夏燕【……】
只得白日裡命上遞上請帖,過來看望他的小姑娘,只是每日待不到三刻鐘,于氏便會過來。夏燕只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哎,西邊有美人,幾日不見,想的他寸斷肝腸,他的小丫頭啊,可惡!成親的日子,為什麼要定那麼晚,
欽天鑒那群老頭真是不干人事……衛彥瑾看著自家王爺,對著月光念念有詞,懷疑他家王爺被調包了【……】
二月二今日大吉,劉公公帶著內務府的官差,抬著一百二十八抬聘禮魚貫而入,直直把錢府外院堆的滿滿騰騰,
晚間,百歲看了一眼聘禮單子,白銀/黃金各五萬兩,正一品王妃的婚服一套,錦緞,玉石器皿,駿馬各五百,
府邸三座,雞鴨魚豬肉、良田萬畝。血燕、梨花酒、喜糖、喜茶、喜餅,人參,龍鳳香燭…………
連翻了好幾頁都沒看完,暴富的感覺真好,百歲心裡的小人正在叉腰大笑,傻樂完,挑了幾件心儀的收入空間,私藏!
這日風光真好,半月未見的兩人坐著船一起泛舟湖上,你撫琴來我作畫,自是一番郎情妾意,以慰相思之苦
終於到了六月初六,這日街上熱鬧非凡,京城裡都在觀看宣王與宣王妃的大婚,
可謂十里紅妝,宣王身穿大紅親王服,騎著高頭大馬,頭戴金冠,神采奕奕,身後的八台大轎里,百歲穿著鳳冠霞佩
轎子後面跟著的小廝,抬著籮筐的喜錢,一邊走一邊撒,王府內張燈結彩,紅綢飄揚,丫鬟婆子們都是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