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多麻煩,你就給我幾條讓我給你大姑帶回去。」女人說著就要上手。安然一扒拉閃開「我在家燉好了魚等我大姑啊,記得回去告訴我大姑。」幾步就甩開了女人。
女人氣的在後面罵,安然裝聽不到,有本事就罵,罵人能得到魚她也不罵!呵呵呵!
魚沒有被全吃了,而是抹了鹽涼了起來。女人們真的很辛苦,又要操持家務又要準備冬糧,真是一刻不得閒。安然絕不會讓自己過上這種生活,想想就可怕。
所以進山勢在必得,安然與安大成商議了一番,以她身手進山沒危險,帶人進山才有危險。「我想進山找人參,楊林的主意不錯,如果咱們家弄個飯館或飯莊我們就一起過去。」
安大成沉思良久「開春後吧,眼看著就要大雪了,進山實在是危險,你剛練了多久,人家老把式都是十幾二十年的功夫,你再練練。」
安然見說不通只得作罷,想上山還要找機會。下雪後大家開始減少了外出,等冰面再硬一些就可以割蘆葦了,男人們依舊就近撿柴,男孩子們會弄些麻雀野兔,偶爾搭伴去看看陷阱。
安然將男人們拿回來熟制好的皮子開始跟著大伯娘做皮大衣皮襖,因都是兔皮需要一塊塊拼接。安然有的是時間,一邊教女兒數數,一邊慢工細做,不管是皮大衣還是皮襖,皮的那一面都要做上襯布。
有條件的用綢緞,沒條件的用粗布。別管沒有有條件,毛在裡面的外面就用結實耐磨的老粗布,毛在外面的里子就用細棉布,中間又加了一層棉絮,這樣做的皮大衣非常暖。
在家幹活皮坎肩最靈活,還要皮帽子,皮手套,甚至她試著做了一雙皮鞋。感覺還是沒後世那些膠底鞋好,也不如外面賣的氈靴結實耐穿,只能放棄。
安家男人們開始用蘆葦編簍子,打葦簾,用蒲草編墊子,當外面冰層厚度能站人時,村里人開始在水泡子裡打冰窟窿撈魚。他們後來的人家是沒有漁網的,安然都是採用撈網撈魚或垂釣,雖然沒漁網捕撈的量大,但也足夠他們吃。
最可憐的就是手裡什麼都沒有的,一來就是深秋,手裡本就沒錢,更別說添置工具,好在安家人好說話,只要過來借東西,他們都會借。都知道來這裡不容易,能幫就幫一把。
李滿倉閒下來後又來找安然,決定以後他們帶著年輕男人和半大小子繼續練武,他深有感觸,這套武功非常好,大家都有功夫了不但能進深山打獵,還能保護好身邊的人。就這麼個小村子如果土匪過來誰能抵擋住?在外還是要團結起來。
看著這些年輕人活力四射,每天都在外面上躥下跳的,基本上每次回來都能帶回一些獵物,有心人找到村長,冬季狩獵本來是村里要組織的,他們這是想獨立?
村長很快找來,一問才知道這些人是李滿倉的徒弟,他們每天都在練武,打獵不過是試試身手。
原來如此,村長也是從關內來的,既然咱們都是從關內來的,都是為了討生活,那就是老鄉,老鄉就要團結一起,「李師傅,要不你也把村里其他青壯也帶一帶,不為別的,真要是鬍子進村咱們也有一抗之力,不至於任人宰割。」
哪有不行的?隨後各家半大小子都出來了,村民為了給他們弄塊地方練武還特意清了一塊場子。李滿倉與安然商議了一下訓練方式,從這天開始這裡的冬天不再靜悄悄了。
村長為了表示團結一致,主動組織大家集體捕魚,家家有份,誰家有困難大家都幫一把,糧食不夠的可以借,來年還上就是。
有了村長的組織,村里人的氣氛明顯高漲起來,剛來的人家沒糧食的也借到了糧食,就連種子都有了著落。有經驗的告訴他們怎麼開荒?怎麼種地,東北比不了老家,這裡只能種植一季莊稼,但產量真真不錯,「只要下功夫吃飯都沒問題!屋前屋後弄點南瓜吊瓜,土坡上栽些紅薯黃豆,怎麼都餓不死人。」
「村長叔說的是,我們就等明年了。」
別處是冬三月,東北卻是冬五月,氣溫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時不怕,就怕暴風驟雪,這種天人根本不敢出去,出去也看到什麼,漫天的雪糰子裹挾著凌冽的寒風能將人瞬間埋沒。
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冷,土坯房早早在外面掛上了草帘子,爐灶一天24小時不敢停,這種雪天一下有時候就是幾天,房門都被雪堵死,想出還得從窗戶跳出去。安然倒是淡定,耐心教小姑娘數數,現在小姑娘已經能從一數到一百,正著數倒著數,嘴巴可溜了。
男孩子們出不去憋的要死,安然給他們弄了一個五子棋盤讓他們下著玩,棋子就是黑豆和黃豆,幾個倒是玩得不亦樂乎。
閒下來最好做吃食,貓在屋裡誰也看不到,聞不見。偶爾來一大鍋野雞燉蘑菇過過癮,等以後野山雞成了保護動物人們只能吃小雞燉蘑菇了,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吧!
半風乾的魚在爐火上一烤,撒上些調味料,饞的男孩子一個個直咽口水,很快就學了去,家裡的風乾魚以最快速度減少著,烤地瓜、烤土豆片,烤麻雀,實在沒烤的還能抓把栗子烤一烤,就是先開口,不然蹦的哪兒都是。=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