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主他的兩位哥哥也正是為了保護全家人,在這一場混亂中,死在流寇刀下。
又走在逃荒路上,但這次沒了兩個哥哥的幫襯,原主本想把幾個侄子侄女賣掉,但是被兩個嫂子發現阻止,乾脆就把兩個嫂子「租賃」出去換來幾口吃的。
兩個嫂子被流民侮辱致死之後,他就把幾個小的賣了,丟下爹娘自己去投了流寇。
「正是。」
「我建議老丈改道,定襄城很快就要被流寇攻破,老丈若是消息靈通,應當知道去那邊商路已經出現問題了。」
「你一農家小子,怎麼知道這些消息?」就連他自己都是隱隱約約有些猜測,這小子卻說的如此篤定。
「老丈,小子也是無意間得知,具體原因不方便詳說,也是看你們之前偷偷救濟過幾個孩子,這才不忍你們喪命。」難不成他要說自己是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的嗎?
片刻之後,看著安景之拿著糧食離去的背影,岳賢的夫人有些不滿。
「這小子也不知道來歷,他說什麼話老爺你就信。我看他就是為了來騙糧。」家裡的糧也快不多了,這一路上也沒地方買,平白送出去一些,岳賢的夫人如何不感到心痛。
「你懂什麼,老夫行商多年,還能隨隨便便讓人騙了嗎?商路確實是出現問題了,只是不知道這小子是怎麼知道的,我這幾日就是一直在思索是去看看,還是改道。」
「而且這小子看起來衣衫襤褸,說起話來卻是不卑不亢。那點糧食就當結個善緣,咱們在這這亂世中求生。說不得以後可能還會有求人的時候。」
他當然不會因為安景之一句話,就隨意決定一家人的去向。
這路上走錯路,那就會是一家子的命都被葬送的結果。
思索片刻後,想到他之前路上聽到的一些消息,去定襄行商的人都沒有回來,這已經證明那邊可能是出事了。
這一路上他都在猶豫,去定襄是一開始計劃好的,隨意改道是有代價的。
聽了安景之的一番話後,當下不再抱有僥倖。
與其說是相信了安景之的話,不如說是他決意冒險一次。
安景之的話只是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叫來自己的大兒子商議改道南下。
岳賢的夫人雖然嘴上不滿,但是家裡的大事還是岳老爺做主。
這一家人品性上乘,告訴他們這個消息也算是為了原主贖罪。正好也有了一個食物來源的理由,只是沒想到居然還送了他小半袋糧。
安母看到安景之走過來之後趕緊把他拉到旁邊。悄悄的從懷裡拿出一個菜窩窩給他「兒子,這是娘偷偷給你留的,你快悄悄吃了,咋能不吃東西呢?」
「沒事兒,娘,我剛剛去前面打探消息的時候得了人家一個白摸摸我已經吃了,不餓。您自己吃了吧。」
「這好好的,人家咋會給你糧食呢?你別騙娘。」
「是真的,您看人家還給了我一袋糧呢。」安景之自己又往袋子裡面加了不少。應該足夠撐到接下來的目的地。
「呀!」安母有些震驚,又連忙看了看四周,看到沒人注意他們。做賊心虛般的把安景之拉到一旁,偷偷的問他這是哪裡來的。
「娘我前面不是去打探消息了嗎?聽到這些人都是往定襄去的,我這才想起來那不能去呀!流寇已經在往那邊去了,估計沒多久就會城破。」
「你咋會知道的?!」
「哎呀娘,我這不是天天都去縣城認識了不少朋友,他們告訴我的。他們沒逃之前就說有一夥流寇要往定襄去,按照現在的這個時間算。估計已經快到定襄了」
聽完安景之的話之後,安母有些心慌。連忙把全家人拉過來商量,也顧不得問安景之的糧食來源。
「什麼?景之啊。你這消息準確嗎?不去定襄那咱們去哪裡?」安父滄桑的臉上布滿凝重,隨意變道可能造成什麼後果他很清楚,就算最疼愛小兒子,也不能拉著全家老小的命去送死。
「爹你聽我說,我剛才去前面打聽已經確定了,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前面那個馬車裡的人,人家也有自己的消息來源,兩兩印證之下,就確定了這個消息是準確的,不然人家也不會把這好好的救命糧食給我當做答謝呀。」
「前面那個馬車裡的人已經準備改道。咱們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不能去。這湊上去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那你先前怎麼不說?咱們不去定襄城去哪裡?」錢氏憂心忡忡的說道。
「二嫂,我這不是才知道咱們是要去定襄。不然我能不說嗎?」
看到那袋糧食之後,大家都下意識的選擇了安景之的話。畢竟逃荒路上沒有什麼比糧食更珍貴。能讓人家拿出糧食答謝,這消息必定是真的。
說完被安老二瞪了一眼,爹娘還沒開口他媳婦就敢插嘴,平時嘴碎就算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