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聽客眾多,不管認不認字的,聽完李扁頓的講解後,大家都能找到分享的對象。
「要我說,這些人就是嫉妒山河先生的文章寫的比他們好,寫不過人家,那就只能罵了。」
「大家聽聽這個鄭哲民說什麼,居然抨擊咱們山河先生寫通俗小說是不務正業。」
「還說山河先生寫的第一部 小說《常萍記》狗屁不通。」
「這個鄭哲民真不是個好東西。」立刻有聽眾罵道。
「我看他自己也沒寫出啥呀,聽來聽去都是他罵這個罵那個。」有人附和道。
說書先生看大家群情激憤的樣子,緩緩道:「《常萍記》這本通俗小說本來就是寫給咱們普通老百姓看的。」
「普通老百姓識字就了不得了,哪還懂得什麼文筆詞藻?山河先生這是為咱們著想才儘量簡化。」
「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初《常萍記》剛剛連載的那會兒也是有不少人在罵,後來怎麼著?」
說書先生輕蔑一笑:「不也有不少人跟著寫嗎?說來說去還是嫉妒。可惜他們寫的那個才叫真正的狗屁不通,壓根賣不出去。」
「就算是這些清高的文人也照樣逃脫不了世俗的名利。」
「可不是嘛!」有個聲音粗獷的聽眾說道:「這半年來咱們算是看清楚了,這些文人跟咱們也差不多,惹急眼了啥都罵得出來,有時候罵的比咱們還髒呢!」
說書先生呵呵一笑,站起來拱手道:「大家明白這個理就好,今日的內容就說到這,諸位明日請早。」
……
天氣越來越冷,戰事越來越多,每天不是聽說這裡要開戰了就是那邊要打仗。
聽聞城外來了一群逃荒的人,三姐妹把手上的工作都交代清楚後準備去外面招一些工人,也算是給那些人一個活命的機會。
紡織廠的規模又擴大了一些,報社的情況也趨於穩定,一場罵戰拉了這麼長的時間,已經接近於尾聲。
又聽聞國家動盪,百姓受災,報紙上刊登的主要內容都變成了救災和戰爭的內容。
聽聞三個母親要出城去招收工人,安景之便打算跟著一起去,雖說外面有士兵看著,但不跟著去,他也不放心。
為保安全又找了幾個紡織廠里身強力壯的男人跟著護衛,幾人這才穿戴整齊朝外走去。
……
城外與城內完全是兩個世界。
原本是一片農田的地方,現在被一群穿著破爛,身上布滿泥垢的難民占據。
城門兩邊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在站崗,槍已經拉栓,只要有誰敢踏入城門一步,立刻就會被擊斃。
看著烏泱泱的一片難民,三姐妹心有戚戚,當初她們從零開始來到魔都時也差不多是這副狼狽的模樣。
只是與這些人不同的是,她們是為了防止路上遇到危險才把自己捯飭成那樣,可這些人卻是真真切切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軍爺,你就讓我們進去吧,我們走了這麼遠,這周圍也沒什麼吃的了,我就去買一點東西就出來,我有錢,我有錢!」
那站崗的士兵面不改色,厲聲呵斥:「退回去!再敢上前一步立刻擊斃!」
「我有錢……」這人被槍桿頂著胸口,立刻害怕的後退,不敢再嚷嚷。
進不去城,又知自己露了富,他趕緊混進人群中,那群餓狼一般的眼神在看不見他之後才遺憾的散去。
在一群士兵的保護下,門口有不少跟三姐妹打著一樣目的的人過來招工。
但與他們不同的是這些人想要招的都是有力氣的漢子,老人小孩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當然也有女子能被招走,只是招走之後是做什麼工作那就沒人敢確定了。
三人看了一會兒面露不忍,轉過頭去,走到一旁的登記處,說明他們要招收工人的情況後,對方帶著兩名士兵跟隨其後。
朝著人群大聲叫道:「招收十名紡織女工,要求手腳勤快,有紡織經驗,符合條件的趕緊過來排隊!」
話音剛落,立刻有一群人不要命的朝著三姐妹面前擠了過來。
「最後給老子排好隊,要是不排隊現在就滾!」那人板著臉大聲呵斥。
在黑洞洞的槍口威脅下,這些滿臉污糟的人們迅速的擠進了隊伍中。
隊伍在慢慢變長,甚至連男人也擠入其中。=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