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識到姬亦臻因此神傷後,柳扶書難得主動將她召來中宮,告訴她這是每一個帝王都會經歷的一遭,既然選擇了這一條路就不能後悔。
那之後姬亦臻再沒有因為手足之情而退讓,她在前朝越發得勢,無人再敢與她抗衡。
直到後來姬寒宜忽然崛起。
長達三年的對峙中,姬亦臻敗多勝少。甚至之前因為她留手而保留一些實力的皇女,也站到姬寒宜那邊。
那段時間姬亦臻因為姬寒宜給的壓力連軸轉,父女每次見面都在討論局勢,柳扶書幾次都意識到姬亦臻的疲憊與恐懼,他只能一次次的告訴她:別怕,姑姑們永遠在你身後,有事大家一起商量著來。
直到最後,柳家也倒了。
女皇徹查那半個月,姬亦臻四處奔走打點,卻從來沒有進宮找過他。
後來,柳家滿門問斬,柳扶書被困冷宮。
再後來,仇恨支撐著柳扶書走出冷宮經營勢力。那段時間他們是有機會見面的,但柳扶書不願意也不敢見這個女兒,幸好她很快就去了西北,又很快站穩取代林帥殺回奕京、在混亂中射殺女皇。
從得知女皇中箭身亡,柳扶書就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的女兒很少他失望。
她聰明,懂事,明白父親對她的一切期盼。
期盼她成為合格的儲君,期盼她讓女皇滿意,期盼她保住柳家,期盼她殺了女皇,期盼她……不存在。
很多年後,柳扶書在不斷的回憶中,漸漸想清楚了很多事。
比如讓所有人滿意的儲君,可能並不喜歡儲君這個位置。
這個位置奪走了姬亦臻喜歡的狗崽。
這個位置讓她和其他姐妹之間隔了一條橫溝。
這個位置讓她受到母皇的忌憚。
這個位置讓她失去了跟父親撒嬌的權利。
這個位置把她變成孤家寡人。
在柳家被查那段時間,姬亦臻四處打點用盡手段,卻始終不敢見父親一面一起商談。
因為她知道無力回天,她不敢面對父親帶著職責與恨意的目光。
是的,恨。
很多年後,柳扶書終於意識到,他恨著這個孩子。
他恨姬亦臻身上屬於女皇的那一半血脈。
恨她救不下柳家。
恨她走上奪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