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蒯越和陳登相視一笑。
陳登淡然答道,「去或不去,此局她都輸了。」
蒯越則嘆道,「民心可用,也可破。」
張禎最厲害的地方,不是掌握了呂布這柄神兵利器,而是得民心。
火炕在南方作用不大,可火炕娘娘之名,依然常在百姓口中讚頌。
但民心這東西,來得艱難,去得容易。
譬如,一個好人,做了半輩子的好事,只要有一件做壞了,立時名聲掃地,受人唾棄甚至痛恨。
人們還會懷疑,他之前做的那些好事都是假的,或者另有目的。
相反,一個壞人偶爾做件好事,人們會欣慰地覺得,此人心裡也有善的一面,交口稱讚。
所以民心是什麼?
民心是人云亦云,愚昧蠢笨,可操縱可利用,最珍貴,也最廉價。
現在,張禎就是那個好人。
一直營造的是為國為民、大義凜然的高偉仁慈形象。
又會種田,又會制火炕,還會縱橫捭闔,將諸侯玩弄於股掌之間。
仿佛就她一人能匡扶漢室、安民濟物。
那他們便再加一把火,再添一桶油。
「漢壽大疫,向靖國長公主求救」這個消息,他們早已派出上千人,向四面八方傳揚。
此時,應該人盡皆知了。
接下來,就讓天下百姓看看,號稱神仙弟子、火炕娘娘的張禎是否真如她自己所言,有忠君愛民之心?
如果是真的,她就應當不懼危險奔赴漢壽,為君分憂、為民解難。
倘若她躲在京中,不敢去漢壽,便反證了她的忠君愛民之心只是隨便說說,所有人都會知道她的虛偽,金身立破。
庶民曾經有多愛戴她,之後就會有多怨恨她。
因愛生恨,比普通的仇恨更深更可怕。
到了那時,她就再也掀不起風浪,只能安於呂布的內室,針黹女工,生兒育女。
也可琴棋書畫,修身養性。
對於一個女子而言,這未嘗不是個圓滿的結局。
她該知足了。
「那她到底敢不敢去呢?」
劉表固執地道。
道理他都懂,但還是很想知道一個確切的答案。
在座眾人,唯有陳登見過張禎,他便看向陳登。
陳登反問,「公若是張禎,會去否?」
劉表沉吟不語,他若是張禎,當然不會去!
在他看來,張禎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名望。
可名望再重要,也不如性命重要。
沒了命,名望要來何用?
陳登委婉地道,「張禎之智,不下於公。」
其實這是奉承之語,張禎可比劉表聰明太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