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心裡那塊巨石徹底放下,她摸摸女兒的頭,發覺異樣:「你身上怎麼這麼冰?是不是有哪裡不舒服?快去找郎中——」
「我沒事。」
夫人急得額頭冒汗,忽地愣住:「了了,今日你的話分外少,是不是苦夏?」
說完又覺不可能,自己生的女兒自己最了解,她家這個哪裡苦過夏,胃口比成年人還要好呢,一餐能吃小兩碗,養得白白胖胖,珠圓玉潤的富態極了,就是性子不大好,過於霸道蠻橫,但孩子還小呢,再大些想必就會好了。
了了把褲腿捋下去,從石凳上跳下,袖子裡掩著自己的小雪人往正屋走,夫人跟在她身後,一路進屋,這才問先前是怎麼回事,好端端的和二房的大姑娘打架又是為何。
無需了了開口,邊上的養娘便答道:「回奶奶,這不是前些日子……二奶奶剛生了個兒子,大姑娘有了弟弟,瞧見咱家姑娘,便說了些難聽話,姑娘聽了,就同大姑娘打起來了。」
崔家世代清高,出了不少大官能臣,可謂是鐘鳴鼎食的簪纓世家,傳到這一代,老崔公與妻子育有三兒一女,女兒外嫁,如今老崔公上了年紀已是半退,崔家便由長子崔肅為主,崔肅與妻子凌氏成婚七載未有子息,直到六年前才得了個女兒。
與僅有一妻的崔肅相比,次子崔沉與三子崔嵩是妻妾相伴兒女成群,凌氏自生了女兒後又是六年未有身孕,這下連老崔公都著起急,生怕長房嫡孫沒了著落,便差使老太太給長子張羅納妾事宜。
崔肅對妻子一往情深,不願納妾,他任左都御史,平日裡公務繁忙,甚少著家,眼見最出息的長子膝下遲遲未有男丁,老崔公與老太太急得上火起燎泡,對凌氏也頗有微詞。
二房的奶奶眼見夫君的妾侍們兒子一個跟一個的生,同樣急得要命,去年她又有了身孕,到今年初夏生產,順利生了個兒子後,便瞧不上大房的凌氏了,覺著自己有兒萬事足,最好大房永遠生不出兒子才好呢,那樣的話,二房嫡子繼承家業豈不是順理成章?
大人的話落入小孩子耳朵里,便成了童言無忌的傷人利器。
凌氏聽了,面上露出難堪之色,了瞭望著她,冷不丁問道:「女兒沒有兒子好,對嗎?」
「誰說的?」凌氏不假思索地否認,「娘有你就夠了。」
雖然她這樣說,但了了知道她並不真的這樣想,她還是很想要一個兒子,所以當凌氏伸手想要抱她時,她轉身避過,無視了凌氏錯愕的目光。
約莫過了半柱香,老太太院裡的下人來傳話,說是要見大奶奶。凌氏一聽便知,小兒口角是假,藉機要她主動給夫君納妾是真,一時間真不想去,但婆母如山,哪裡能置之不管?傳到外面去,要被人戳著脊梁骨說她不孝,說不定還會因此影響娘家侄女們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