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邊說邊哭, 了了卻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時不時握成拳,鬆開, 再握成拳, 再鬆開,根本沒聽崔文若說話。
因崔肅向老崔公與老太太說情,二老仰仗長子, 對於孫女便也輕輕放過,不用禁足,了了便得隨府中姐妹一同讀書, 她對此並不抗拒,亦不用她人催促叮囑, 凌氏特意早起來喊女兒起床,卻見了了已穿戴整齊,不由訝異:「今兒個怎地起得這樣早?往日都要賴上好半天。」
她家這小丫頭可不愛讀書, 否則老崔公老太太也不會拿抄書罰她。
崔文若朝娘親撲去, 卻落了空, 嗚嗚地哭:「阿娘, 阿娘,我才是你的女兒, 我是文若呀!阿娘……」
了了說:「你記錯了,我從不賴床。」
凌氏恍惚了下,隨即如夢初醒:「對,對對對,是阿娘記岔了,愛賴床不愛讀書的,是你三叔家的文卿,咱們家了了可不這樣。」
隨即打量了了一番,不贊同道:「怎地梳了這樣的頭髮?快坐下來,阿娘重新給你梳,戴你最喜歡的蝴蝶珠花,好不好?」
了了搖頭,雖然失去了冰雪之力,但她的身體卻始終如冰般寒冷,尋常人無法觸碰,再加上她也不喜歡被人靠近,所以但凡是能自己做的事,必定親力親為,不假她人手。
凌氏無奈,只得隨她去,了了化身為人時身上便無有點綴,因此不喜歡胭脂首飾,更不往身上穿戴,凌氏不曾多想,她對女兒素來溺愛,便是了了要天上的月亮,她也會較勁腦子去摘。
似崔氏這般士族,都有家塾,請德高望重的文人前來坐館,宗族旁支若有爭氣的小子,也能與嫡系子孫共同讀書。大家族不會養出不知禮數的女兒,但女子無需像兒郎讀五經習六藝,她們平日裡讀的是女四書,學的是琴棋書畫操持管家,因為她們的存在的價值不在於為家族爭取榮耀,而是成年後通過彼此嫁娶,成為牽繫起各大家族的利益紐帶,如此延續出的血脈逐漸交融,才形成士族大家,穩固地位,共享富貴。
厲害些的家族,即便朝代更替亦能巋然自立,不動如山。
如今拔尖的是張王何岑四大家,士族興盛則皇權必衰,當今皇帝身子骨不好,年輕時受過重傷,後宮嬪妃不過十人,膝下無子,朝中文武勸聖過繼者不少,皇帝卻始終不肯點頭。
誰能想到他其實有個兒子藏在民間?
凌氏將了了的書袋拿來,讓婆子拿上,親自送了了到家塾。
雖是同宗姐妹兄弟,但男女七歲不同席,因此兒郎們在前院,姑娘們在後院,給她們授課的夫子大多上了年歲,否則正值青春年少的,傳出去不好聽。=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