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們成為更有價值的女兒、姐妹、妻子、母親,她們在家中的處境才能好一些。賺到的錢反哺了家庭,家庭才願意稍微放寬一點束縛。
教她們認字算術, 給她們創造工作機會,但同伴卻並未增加,羅老師也想問這是為什麼。
「但你的同學們不一樣。她們還小, 也許未來,她們能夠認識到, 一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不是成為某個人的誰,而是找到自己, 認識自己, 肯定自己。即便她們做不到, 即便她們最終還是要與旁人組建家庭, 但幼時的這段經歷,興許就能體現在她們的女兒身上。」
於寶珍似懂非懂, 羅老師慈愛地凝視著她:「這些交給我們大人來考慮,寶兒只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就行。」
求知女學之所以能開得起來,就是因為她們還教禮儀與女紅,否則在這樣民風保守到幾乎苛刻的小鎮,沒有人家會把女兒送來學習。
孩子們是不能被放棄的。
像於寶珍這樣天賦異稟的孩子萬里挑一,不填飽肚子,又哪裡來的精力去讀書識字學道理?
乙班與丙班的學生除卻每日例行教學,也會慢慢接觸甲班所學的知識,或許將來的某一天,她們會突然醒來,發現自己根本無需拯救,自身便擁有掙脫泥淖的力量。
就像很久很久之前,羅老師也沒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勇氣。
對於老師的話,於寶珍總結出了中心思想:跟我沒關係,不用我操心。
她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比如先把今天的功課給寫完。
說來也奇怪,以前於寶珍十天半個月都不見得碰著一回於熙庭,現下隔三岔五就能見個面,對方還一副很想跟她玩的樣子,連隔壁的老蔫爺爺都帶著孫子親自上門找她爺,說想讓於寶珍出門玩時帶帶於熙庭。
「說起來,這倆娃年歲差不多,就是我家庭哥兒膽子小,在村子裡沒啥朋友一塊玩,寶兒要是有空,隔牆喊一聲就行。」
於老蔫是帶著任務來的,因為他的寶貝孫子鬱鬱寡歡,說村里小孩都不樂意帶自己玩,反倒跟於寶珍耍得好。
於老蔫心想也是,寶貝孫子還不到十歲,這麼點大的小孩,別人家的連大字都不識幾個,他們家庭哥兒已是童生,小孩子心思太重不是什麼好事,念書歸念書,小孩子果然還是得好好玩才叫小孩子呀。
因此他就厚著臉皮帶孫子到於老摳家登門拜訪,希望孩子王於寶珍能帶頭接納於熙庭。
雖說於家村的人家大多疼愛家中男娃,但長成於熙庭這樣白嫩俊俏的還真是獨一份,別的小孩還在地里打滾抹鼻涕呢,於熙庭則永遠一塵不染,嘴甜懂事見人知道問候,雖因其愛出風頭在小孩間風評不佳,但絕對是大人們最喜歡的那一類娃。=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