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摳得知孫女帶著老師同窗歸家,緊張的坐立難安,等羅老師向他表明自己是想帶孩子們來看看麥田,免得她們長大了五穀不分時,他大腿一拍,二話不說便答應了。
去麥田就不適合坐馬車,好在今天大家穿得都很方便,旺旺告訴於寶珍,她家雖是縣城首富,卻也想要那賞金,倒不是貪財,而是想跟府衙的新老爺打好關係,萬一能入貴人的眼呢?
可惜她家田地不少,佃戶也多,卻並沒有尋到什麼良種。
了了本來也沒把希望放在民間,她讓人在岳關兩家的佃戶中挑了一批經驗豐富的農人,關於如何繁育良種,她大概了解一些,首先要選擇優良的親本,進行雜交後開始進一步培育,通過去雄、育種確保精良度,但即便如此,最終繁育出的結果也不一定盡如人意。
更何況土壤、水分、氣候、環境各有不同,這些對良種繁育都會有影響,所以絕非一時之功。
最關鍵的是,鄄州近十餘年的畝產量只有兩百斤左右,想從中挑選優質母本尚需一番時間,早在將馬知州抓住後不久,了了便安排了人暗中研究,只是收效甚微。
鄄州瘡痍遍布,想要將它治好,少說還需個幾年。
不過這一切跟於寶珍有什麼關係呢?她每天學得開心玩得快樂,無憂無慮從來不多想,只要別人不主動招惹她,不向她釋放惡意,她甚至是個很大方的小女孩兒。
於老摳家侍弄田地很精心,饒是如此,畝產量也處於平均線,放眼望去稻浪滾滾,每年農忙都累得要死要活,結果收穫的糧食只勉強夠一家人嚼用,這還沒算上交稅,若是佃戶則更慘。
反正身上若沒什麼大病,日子湊合湊合,勒緊褲腰帶也不是不能過,但誰家沒個突發狀況呢?誰家沒個人情來往?要是哪年忽降天災,沒有存糧沒有銀子的人們,就只能成為流民背井離鄉。
鄄州地處中原以北,多年來不說風調雨順,至少沒出現過大型天災,一般每年有兩次耕種,一茬小麥一茬水稻,但這些是細糧,平日是捨不得吃的,也就家裡有小孩,偶爾會給小孩打打牙祭。
比如於老蔫家,細糧就只有於熙庭能吃,連於老蔫自己也不吃。
於老摳家因為男娃多,吃得也多,細糧更是緊巴巴,同樣只有於寶珍能吃,為這大堂嫂心裡還不舒服過——她從過了門到懷孕,只吃過兩次細糧。
可惜現在她已經不敢跟於寶珍爭辯了,生怕家裡長輩發火要送她回娘家,但偶爾忍不住時還是會陰陽怪氣的堵於寶珍兩句,好像她說兩句於寶珍就會自覺退讓再不吃細糧一樣,結果當然是每次都被於寶珍懟回去。=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