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她並不是一無所知,只是形勢所困,納蘭珊是三朝老臣,在儒生中名望極高,又未致仕,帝王不可能給他實權,但又需得與他臉面,讓他為公主授課便是既體面又無權的最好方式,那老頭一心光復陶氏江山,難道帝王不知?
她甚至知道那些拉幫結派的大臣誰是真心誰是假意。
「看樣子,我這小女兒是真的開了竅了。」
田大伴伺候帝王多年,自然聽得出她老人家此時心情頗為愉悅,便拍龍屁道:「聖上英明神武,小公主是聖上親子,焉能差了去?」
帝王笑了笑。
當天中午,了了喜提與帝王共進午膳的名額。
這是她們的第一次見面。
「坐。」
這是帝王同了了說的第一句話。
她很顯然不知如何做一位溫軟柔情的母親,也許她知道,但那不是她的本性,因此在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後,她便不屑於偽裝了。
了了不止一次聽劉姑姑說起過從前帝王是如何照顧她的皇姐皇兄的,據說皇姐病了,帝王衣不解帶守了三天三夜,大皇兄不知為何夢魘,帝王便在佛像前跪了十幾個時辰,連老先帝都讚許她是真正的「慈母」。
但真正的帝王是冷硬的,她看了了的目光只有評估與打量,似乎在考慮了了有沒有達到她的要求。她不會溫聲軟語的說話,不會摸公主的頭,更不會關心公主是否吃飽穿暖,因為她已將這世間最好的物質條件給予了她。
她甚至不要求公主聽話孝順,對於公主的頑劣軟弱,也沒有過多傷感,了了想,過個幾年,當帝王發現小公主根本不是那塊料,沒有達到她心目中的合格水平,無論原因是什麼,無論是否有人暗中作梗,她都會毫不猶豫地放棄掉這個最小的,也最寄予厚望的孩子。
就像她早已放棄大公主一樣。
七歲的小公主腦海中有許多不懂的記憶,但了了能從這些記憶中得到很多訊息。
「聽說今日你在上書房,頂撞了納蘭珊?」
帝王語氣冰冷,面上也無甚表情,換個真正的小孩子早被她的氣勢嚇哭了,別說是七歲的小公主,就是已經年近而立的大公主,在帝王面前都時常腿軟不敢撒潑,並非帝王親生的二皇子更是唯唯諾諾沒勇氣抬頭。
宮裡宮外,朝內朝外,提起這位帝王時,態度儘是如此,連伺候了她快半輩子的陳姑姑與田大伴,在她面前也大氣不敢喘一下。
了了卻很適應這種態度,她反倒不喜歡過於熱情的對待,倘若每個母親都像戴爾絲那樣熱烈如火才是糟糕。
她很乾脆地承認道:「頂撞了。」
帝王訝然,倒不是訝然她真頂撞了納蘭珊,而是訝然這個孩子居然兩腿沒有打顫,甚至能心平氣和地在自己對面坐下來。
作為一個母親,在世人眼中,帝王儼然是不稱職的,她不知道小公主喜歡吃什麼討厭吃什麼,甚至不記得小公主的生辰,但了了沒覺得這有什麼奇怪,也不會像小公主記憶里那樣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