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珊的確跪在昌平宮外,他是三朝老臣,又德高望重,門生無數,今日竟因教不了公主前來跟帝王請罪,這話說出去誰信?他老人家狀元都教出了好些個,怎地教不好七歲的小公主?
那要麼是公主頑劣不堪,要麼是帝王別有用意,總之納蘭老大人必然無辜。
今兒個帝王若不管不問不表態,明兒個朝堂上就能吵翻天,連帶公主的名聲都要被敗壞。
饒萬姑姑也覺著公主課業過重,此時也忍不住在心底罵了句老不死,這不是要將公主架在火上烤麼,七歲小兒頂兩句嘴便這般小題大做,心眼比針眼還要小,真是越老越刻薄!
像極了宮裡那些上了年紀的變態老太監。
納蘭珊態度虔誠恭謹,跪在殿外一動不動,他也不控訴公主罪過,只堅稱是自己才疏學淺,無力教導公主,求聖上收回成命,放他致仕,好叫他這把老骨頭不再為朝廷之事殫精竭慮,回到家鄉做個閒暇老農。
陳姑姑提前叮囑了了:「待會兒見了老大人,公主千萬不可頂撞。」
了了沒說話,陳姑姑就以為她是答應了。
結果一下御輦,了了緩步往前走,路過跪地不起的納蘭珊時,她停下腳步。
公主停下,宮人們自然也要停,只聽公主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先公荒淫無度,強納兒媳為妃,建造灼華宮勞民傷財;先帝三月不朝,沉迷口腹之慾與奇淫巧技,皆不見老大人直言納諫,今上勵精圖治,知人善任,禮賢下士,老大人的風骨便跟著回來了,果真是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
要說不著調,陶氏江山兩百年發神經的皇帝多了去了,納蘭珊身為三朝老臣,前面兩任皇帝可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納蘭珊只敢朝今上亮風骨,是因為他真的高風亮節?
那是因為前面兩任皇帝,發起瘋來是真不講理,真能砍了他全家。
一天之內,接連被七歲小兒連著兩次罵為小人,納蘭珊再也忍不住,嗝的一聲暈死過去。
陳姑姑立刻道:「都愣著做什麼,還不快些攙老大人去休息?」
宮人們眼疾手快,迅速清理了現場,隨後陳姑姑想對了了說點什麼,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說,只引著她入昌平宮見聖上去了。
哪怕老頭子倚老賣老跪在外面裝腔作勢,帝王也沒有被影響,她身著常服,戴著一枚青玉發冠,左手拇指戴了枚造型別致的玉扳指,正提筆寫著字。
了了走到她身邊,沒下跪也沒打招呼,瞧了眼。
帝王問她:「我將這幅字賜予納蘭珊,你看如何?」
了了點頭:「很適合。」
於是帝王笑了笑,命人將這幅字送去,可憐納蘭老大人剛被扎了針睜開眼,瞧見帝王賜的字,白眼一翻又暈了過去。
帝王書法精妙絕倫,筆鋒凌厲霸氣,為表皇恩,她逢年過節偶爾會給幾位股肱之臣賜福字,按說這是天大的榮耀,只是納蘭珊一生最好美名,如今年老卻落得個「詭」字的評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