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見縫插針的給小公主上眼藥。
先帝的起居註裡,這位孫太妃的存在感並不算高,畢竟先帝在外一向是以與帝王情深而著稱的,據說若非偶然,他連孫太妃都不會納,是以孫太妃雖入宮多年,卻只得了一個孩子。
當天晚上,帝王難得有空,召了了共進晚膳,她也沒個避諱,直接在飯桌上問了。
很多事都有內情,只用看的無法得到真相,而劉姑姑跟萬姑姑又知之不深,大公主可能清楚一點,可一來了了不能隨意出宮,二來那位身體不好,萬一說著說著開始吐血,那算誰的罪過呢?
帝王倒挺欣賞她這種敢想敢問的性格,像從前那樣看見自己恨不得繞道走的德性才真正叫人頭疼。
之前給了了夾過一次菜被拒,帝王便沒再夾第二次,橫豎孩子自個兒有手,看起來也不是會自己委屈自己的人。
她淡道:「不安分一些,萬一惹我動怒,那可就糟了。」
小公主眨巴著眼睛,要是沒有之前那些事,她心裡頭一直覺著孫太妃是個極好的長輩,完全就是她心目中「母親」應該有的模樣嘛。處處對孩子噓寒問暖,只要孩子開心自己什麼委屈都能受,再加上二哥在她心裡非常好,那二哥的母親當然也不是壞人,這兩人不壞,壞的自然另有旁人嘍。
此時,「旁人」對了了道:「沒事少往那兩人身邊湊。」
這算是帝王第一次對小女兒告誡某些人最好不要靠近,了了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一個女人有丈夫或是兄弟,也許並不能完全牽絆住她,但一個女人若是生了個男孩,再想讓她鐵石心腸,就無疑是異想天開了,帝王這樣的是少數中的少數,在她心裡權力勝過一切,可孫太妃顯然不是。
同樣是一筆財寶,有的人看了會想占為己有,甚至會因此殺死同樣覬覦財寶,可能威脅到自己的人,而有的人會想要將財寶獻給心愛的人,幫助他們走上人生巔峰。
帝王懶得同小孩子講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便召來陳姑姑。
陳姑姑追隨帝王最久,她原本要服侍用完膳的公主漱口淨手,卻被了了無聲拒絕。
她自己漱過口,又用清水洗淨雙手,陳姑姑便同她講起了一些舊事。
很多人都在小公主耳邊訴說先帝的好,實際上先帝確實表現得像個無心權勢一心陶醉於奇淫巧技的人,他甘願將政權拱手相讓,任由妻子展現才華,對待孩子比許多民間男子更為寵愛呵護,所以雖說平庸了些,才華也欠缺,但光是憑藉這幾點,已經足夠有人稱他為仁君了。
他自幼不討先公喜歡,在宮中處境艱難,直到帝王入宮,兩人相遇,才憑藉帝王的助力,逐漸在先公那裡有了名號。
「世上有些人,是只能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陳姑姑柔聲對了了說著。「公主想想,倘若你曾經又餓又累,被人打得一身是傷,只能接落入泥窪里的雨水解渴,連身份卑賤的下人都能凌辱於你,這時有個人出現,她幫你助你,又為你出氣,你是不是會很感激她?」